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吴越佛教.第五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42426
  • 作      者:
    光泉主编
  • 出 版 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吴越佛教(第5卷)》为第5卷《吴越佛教》,书中包括了:《观音菩萨如秋月》、《影像喻之中道观及其现代启示》、《天台与唯识禅观比较初探》、《宋代杭州华严思想的流布》、《莲池大师与古杭云栖寺》、《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等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杭州佛寺,当然不止径山一处。由于南宋时杭州作为全国的佛教中心,许多名山名刹云集了不少著名高僧,所以人宋学法的日本僧人,大多慕名而来杭州参学问道,到过杭州的不少寺院,留下了不少佳话。如曾住杭州净慈寺与宁波天童寺的长翁如净禅师,将曹洞宗禅法付于日僧永平道元,成为日本曹洞宗的祖师;后来被封为“法灯国师”的日僧心地觉心,离开径山后到黄龙洞护国仁王寺参谒无门慧开禅师而开悟得法,还向张参居士学会了尺八的吹奏法,返日时将尺八技艺带回东瀛,使之成为日本的民族乐器,这是中日音乐艺术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南宋时杭州佛教与日本佛教的密切交往,不仅是中日佛教交流史上的盛事,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亮点,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一衣带水的邻邦的一个重要管道。
    在儒释道三教关系的处理上,尽管南宋诸帝在具体做法上有所差异,但总体上说,南宋基本上还是沿袭北宋时的路线。而在三教会通方面,宋孝宗的思想是最有代表性的。宋孝宗撰有《原道论》,论证并倡导“三教合一”,他认为三教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明确提出“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观点。这使早已形成的三教各有特长、分工互补的传统文化格局,通过帝王之权威,得到更进一步阐释与强调。宋孝宗对三教关系的论述,自然适用于都城杭州,而且杭州还是据此处理三教关系的一个样板。
    杭州佛教经过两宋前后三百多年的发展,“东南佛国”的地位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和彰显,内涵也更加丰富充实。不仅精英佛教在杭州成就显著,而且普世性的平民佛教,在高僧名士等精英指导与影响下,也有广泛的展开。“处处风送白莲香”,念佛风气广泛普及于民间;慈悲为怀的放生护生善举流行于民间,西湖亦成为天然的放生池;④佛教的有些佛事活动,也逐步演化为民间习俗。
    进入元代,杭州失去首都的重要地位,元代统治者又特别推崇喇嘛教,杭州佛教在全国的地位因之而明显下降。但元代在宗教政策上,总体比较宽松,汉传佛教依然受到朝廷的尊重。因此,元代的杭州佛教,一方面增添了藏传佛教的若干色彩,飞来峰的密教造像(至今基本保存)等,正是这方面的重要历史见证;另一方面尽管南宋皇城遗址一带遭到严重破坏,也殃及汉传佛教的寺院,但元代杭州的汉传佛教还是有一些亮点,如出家于净慈,曾住持云居山圣水寺、西天目山狮子院的元代最有影响的大禅师中峰明本,颇受元代朝廷的重视,先后两次获得皇上赐号(“智觉禅师”与“普应国师”),世称中峰国师,有“江南古佛”之誉,他继承发扬永明延寿以来融合佛教诸宗,融通释道儒三教,禅净兼行,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元初著名书画大家赵孟频乃倾心仰服并皈依中峰明本的大居士,他为杭州留下了许多墨宝,包括给杭州的寺院题额、书匾、作画与撰题楹联等,使杭州的佛教圣地大为增色。
展开
目录
黄公元:“东南佛国”品牌建设与杭州发展研究
李辉:提升杭州佛教软实力,打造东南佛国之城市品牌
张家成:东坞山“九庵十三寺”略考——从_个乡村佛教的兴衰看“东南佛国”的变迁
王祥伟:吴越诸王与沙州曹氏归义军节度使同佛教关系之比较
金易明:出自白衣阶层的使命感——发轫于吴越之地的近代汉传“居士佛教”现实成因分析
李发良、杨水田:佛舍利供养与吴越佛教
王青:普陀观音道场的建立与兴盛
戴继诚:观音菩萨如秋月
张帆:观音信仰的在地化与民间化——以福建莆仙观音本事戏抄本为个案
心悟:《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对于观音信仰中两个问题的解决
邓子美廖文敏:太虚大师在杭州——以契理契机的佛教革新开展为中心
尚永琪:龙光竺道生“慧解”考论
屈大成:庐山慧远的戒律观及其实践
杨遇青:论明末清初诸高僧的文学思想与创作
王娟侠:论元末明初笑隐一派的僧诗创作
海慧:论印顺与熊十力空宗要义之辩
焦白军:从印顺的佛教研究看佛教的“无我论”
史文:影像喻之中道观及其现代启示
徐时仪:略论佛经音义的校勘——兼述王国维、邵瑞彭、周祖谟和蒋礼鸿所撰《玄应音义》校勘
界空:允堪的教育思想
宗志:《禅林宝训》中的僧团管理之道
沈海燕: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
崔玉卿:天台大师智顗的佛学思想及其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夏金华:天台宗衰落原因探究
吴忠伟:勉忏悔者,实自讼之深者——孤山智圆的身、心理论与宋初儒释思想的整合
刘朝霞:天台与唯识禅观比较初探
黄夏年:天台宗山家派本如神照及其直传弟子
肖平杨金萍:日本北岭天台宗的因明传承
陈永革:论晋水净源与北宋的华严中兴
邱高兴:宋代杭州华严思想的流布
陈芷烨陈晨:净土的大乘品格与人问性——浅析印顺对净土义的阐释及传统净土宗的批评
崔正森薄燕青:莲池袜宏思想研究
德澄:莲池大师的净土判教思想
宗淼:莲池大师与古杭云栖寺
俞朝卿:蒲益佛学思想及其启示
界性:永明大师净土思想研究
法缘: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
陈荣富:永明延寿对禅净合一的重大贡献
孙劲松:永明延寿的乘戒兼急观
刘立夫:大慧宗杲与士大夫禅学
袁经文:大慧宗杲“话头禅”理路钩沉——以《大慧书》为线索
吴正荣:论大慧宗杲的“大生死观”
康庄普慧:士大夫的修证之途——大慧宗果书信研究
王仲尧:飞来峰上望唱彻千山响——南宋灵隐寺佛海慧远论
蒋九愚张慧:密庵咸杰禅法思想探析
李尚全:意识形态化、草根化和知识化——汉吴佛教文化形成的三种途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