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城市主体财源问题研究:房地产税与城市土地地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57035
  • 作      者:
    邓宏乾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城市主体财源问题研究:房地产税与城市土地地租》分为十章,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并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比较分析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展开
作者简介
    邓宏乾,男,1964年生,湖北省松滋市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不动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82—1989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城市经济、房地产经济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市主体财源问题研究”与“中国房地产税制研究”、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项目“房地产投资规模、结构及效益研究”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房地产金融》、《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国房地产税制研究》等著作或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br>    现兼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专家、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政府特邀土地监察员、湖北省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房地产与建筑经济组组长、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城市主体财源问题研究:房地产税与城市土地地租》研究的线索主要是围绕政府间财政资源的分配这一财政关系的核心问题展开的,重点是研究城市财政的主体财源泉问题。城市是现代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地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和外溢效应,通过外溢效应幅射城市以外的地区,带动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21世纪世界正在由“城市化世纪”走向“城市世纪”,城市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研究表明,完善的财政分权制度,与政府规模、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率呈正相关的关系。但是,我国在分税制改革的过程中,地方财政出现了许多问题,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明显不对称,对地方财力的“剥夺”过于严重,事权与财权不相称,城市政府没有稳定的财政来源。如何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城市政府主体财源,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地方财政学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对完善和健全分级财政体制,确立房地产税收与城市土地地租在城市财政中的主体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导论<br>    一、选题的背景<br>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城市是现代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地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和外溢效应,通过外溢效应辐射城市以外的地区,带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661个城市,其中,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地级城市共287个。2005年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7.8%,国民生产总值为109743.3亿元,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9.9%;地方财政收入9094.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1.1%。其中,35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收入6 509.1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3.73%,占地级以上城市财政收入的71.6%。同时,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程度较高,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面积57.4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的GDP产出为1 912万元/万平方米,全国土地的平均GDP产出为190.7万元/万平方米,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的GDP产出率是全国土地GDP产出率的10倍,地级以下城市及农村土地的GDP产出为81.23万元/万平方米,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4.25%。<br>    21世纪的世界正在由“城市化世纪”走向“城市世纪”,正如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世界人居第二次大会”指出的那样:“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是“带动新世界发展的引擎。”城市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提供充足的公共品,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规模经济和提高投资效率的客观需要。公共品的受益范围和利益归属是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在事权方面的一个自然界区,城市公共品应由城市政府主要通过地方税收筹集资金提供。财政分权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政府间财政关系中,财政收入划分是最受关注的,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可支配的财力应与其承担的职能和支出相匹配。财政学家的研究表明,完善的财政分权制度,与政府规模、经济发展及经济效率呈正相关的关系。但是,我国在分税制改革的过程中,地方财政出现了许多问题,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明显不对称,对地方财力的“剥夺”过于严重,事权与财权不相称,城市政府没有稳定的财政来源。如何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城市政府主体财源,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地方财政学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理论界较多关注了地方财政(主要是县乡财政体制)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而对城市财政体制问题关注较少,系统的研究成果尚不多。<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br>一  选题的背景<br>二  相关文献综述<br>(一)国外相关文献评述<br>(二)国内相关文献评述<br>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结构<br>(一)研究的基本思路<br>(二)研究结构<br>四  可能的创新之处<br>第二章  城市主体财源:理论基础<br>一  城市主体财源:财政分权理论<br>(一)城市政府的事权<br>(二)城市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br>(三)政府间税收划分<br>二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br>(一)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基础和前提<br>(二)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br>第三章  我国城市财政体制的演进与评价<br>一  我国城市财政体制的演进<br>(一)我国城市财政体制的演变与发展<br>(二)1994年以来地方税收体系变化<br>(三)现行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框架<br>(四)我国城市财政收入的基本构架<br>二  现行城市财政体制的主要问题<br>(一)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总体描述<br>(二)政府间的事权划分不清,事权错位<br>(三)地方税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严重削弱了地方税应有功能的发挥<br>(四)省级以下政府分税制尚未建立,城市政府无主体税种<br>第四章  城市主体财源的基础:房地产业分析<br>一  房地产业的地位和作用<br>(一)房地产及其特征<br>(二)房地产业及其特征<br>(三)房地产业的地位及作用<br>二  我国房地产业效益分析<br>(一)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br>(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效益分析<br>(三)房地产业税收分析<br>三  房地产开发投资波动效应的实证研究<br>(一)数据与数据分析<br>(二)实证分析<br>(三)结论<br>四  房地产业发展对策研究<br>(一)制定中长期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br>(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br>(三)调整住宅供给结构,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br>(四)改革房地产业核算体系<br>第五章  城市主体财源:房地产税(Ⅰ)<br>——我国房地产税制的演变及发展<br>一  1949年以前房地产税制评述<br>(一)1949年以前房地产主要税种<br>(二)1949年以前房地产税收征管体系<br>(三)1949年以前房地产税制评价<br>二  1949年以后房地产税制评述<br>(一)1949年以后房地产税制的演变<br>(二)1949年以后主要房地产税种演变历程<br>三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及评价<br>(一)我国现行的主要房地产税种<br>(二)我国现行的主要房地产税制的主要问题<br>第六章  城市主体财源:房地产税(Ⅱ)<br>——房地产税制的国际比较<br>一  房地产保有税类国际比较<br>(一)房地产保有税课征制度比较<br>(二)主要国家的房地产保有税制度<br>二  房地产取得税类国际比较<br>(一)房地产取得税课征制度比较<br>(二)主要国家的房地产取得税制度<br>三  房地产所得税类国际比较<br>(一)课征综合所得税的国际比较<br>(二)土地增值税的国际比较<br>(三)主要国家的房地产所得税制度<br>四  国外房地产税制的特点及经验<br>(一)国外房地产税制的共同特点<br>(二)国外房地产税制的经验<br>第七章  城市主体财源:房地产税(Ⅲ)<br>——我国房地产税改革<br>一  房地产税概述<br>(一)房地产税收理论演变与发展<br>(二)房地产(财产税)税种的分类<br>(三)房地产税的特征<br>(四)房地产税的优点<br>二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br>(一)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观点评述<br>(二)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br>(三)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br>(四)土地增值及土地增值税的理论思考<br>第八章  城市财政主体财源:土地非税收入及其改革<br>一  改革后国有土地非税收益分配政策的演进<br>(一)土地使用费<br>(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br>(三)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br>二  国有土地非税收益分配的问题<br>(一)土地征收过程中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br>(二)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存在的问题<br>三  香港土地收益管理及其经验<br>(一)香港基本工程储备基金的运作及其管理<br>(二)香港土地基金的运作及其管理<br>(三)香港土地收益管理的经验<br>四  土地非税收入及分配改革思考<br>(一)土地非税收入及分配改革的经济学分析<br>(二)土地非税收入及分配政策改革取向<br>第九章  武汉市、深圳市土地出让及收益实证分析<br>一  武汉市土地出让及收益实证分析<br>(一)武汉市土地出让市场情况<br>(二)武汉市土地出让市场与全国主要城市的比较<br>(三)武汉市土地出让收益<br>(四)武汉土地出让收益管理的经验<br>二  深圳房地产收益实证分析<br>(一)深圳房地产投资效益分析<br>(二)深圳房地产收益管理的经验<br>第十章  结论<br>一  房地产租税是城市主体财源的依据及可行性分析<br>(一)房地产租税是城市主体财源的依据<br>(二)可行性分析<br>二  房地产租税收入分配及规模问题<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