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论
学习目的
对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有初步的认识,同时进一步了解我国为适应改革开放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在改革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管理体制后所发生的变化。
知识要点
掌握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及其管理机构的变化,区别商检机构与检验机构的职责,了解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依据以及商检约定在贸易合同中的重要性。
1.1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
1.1.1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发展简史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始于19世纪,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
公元前2世纪,汉朝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当时的国际贸易是当场看货成交,货物的品质和价格由买卖双方当场确定。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以武力胁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还取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内河航行、驻扎军队等许多特权。外商纷纷涌人中国,垄断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及与之有关的外汇金融、航运、进出口商品检验、保险等部门。
清同治三年(1864年),英商仁记洋行来华开办公证鉴定业务,代办Lioyd’S(劳合氏)水险和船舶检验、鉴定业务,成为中国第一个办理商检业务的机构。随后一些规模较大的外国检验机构,先后到上海及其他重要V1岸设立了公证检验机构,办理洋行贸易商品的检验、鉴定工作,在对中外贸易关系中充当中间人,袒护本国商人经济利益,控制了中国的进出口商品检验主权,成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工具之一。如1871年,英籍沙麦船主来华开办船舶检验;1874年,英商鲁意斯摩洋行来华以拍卖公证行地位兼办火险公证业务。
1901年,上海的洋商厂代表协同棉花出口商以解决棉花掺水问题为由,向清政府上海道交涉要求在上海附近棉花产地设立水汽检查所。经照准,洋行聘英国人罗成飞在上海南市设专门办理水汽的检查所。由于该所过分挑剔,在1902年初被棉农聚众捣毁。1902年,上海棉花业董来长程鼎向上海道申请自行设局办理棉花检验,在上海花业公所内正式成立了上海棉花检查局,这是我国自已办理的第一个检查和取缔棉花掺杂行为的检验机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