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8-1937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05200
  • 作      者:
    陈文彬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8-1937)》仅就城市公交的发展对近代上海市民意识与生活方式的影响先作有限的分析,待日后资料的积累逐渐充实,再作更为全面的论述。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文彬,男,1968年3月出生,安徽天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市公用事业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城市史。
展开
内容介绍
  《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8-1937)》的研究重点是华界与租界公共交通经营与管理方式的比较研究;由于租界内的公交企业的完整档案目前还没有整理开放,因此,中外公交企业特别是英电、法电等外商公交企业的系统研究就成为研究的难点。鉴于利用原始档案的困难,本项研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是《上海市公用事业志》编撰委员会通过整理原上海市公用事业局所保存档案而形成的一套《上海市街道与公路营业客运史料汇集》,在此,本人对该编撰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观复等先生的热情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当然,由于该项史料整理工作十分浩繁,其中难免有一些史料在摘编过程中可能出现差错,待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相关档案整理开放以后再作相应的修订。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上海公共交通的近代化述论
  第一节 城市节奏的演进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结构变迁
  上海自开埠以后,随着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新的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城市日常活动节奏逐渐形成。所谓城市节奏,是指“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分化越来越明显,为了实现各种城市经济与社会活动,各城市功能区之间的移动就大大增加,城市功能区的活动人口在一天内有很大的变化,这就形成了城市内部各地区之间人口的时间变化,即城市的活动节奏”①。它既表现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也表现为人们每天在时间上的活动规律。近代上海城市节奏的演变,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近代化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一、开埠以后近代上海城市节奏的加快
  早在开埠以前,由于具有枕江滨海的优越地理条件,上海地区以埠际贸易为中心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上海县城已是一个相当繁华的江南城镇,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之美誉。正如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R·M·马丁对所见上海县城的描述:“上海县城周围约五英里……但店铺多得惊人,各处商业繁盛,一进黄浦江就看到江上帆樯如林表现出上海在商业上的重要性。”①但是此时的上海仍是一个封建小农经济背景下的传统商业市镇,一方面其经济活动仍保持传统的经营方式,如作为开埠前上海经济主要支柱的内河埠际贸易,多采用集市贸易的形式。以棉花交易为例,“每晨至午,小东门外为市,乡农负担求售者,肩相摩,袂相接”。另一方面,其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狭小,局促于县城城厢,且主要在沿江的大东门一带,商业格局呈现商业街与民居区沿河沿街交错排列的格局,前店后宅,或是下店上宅,商业空间还没有从民居空间中分离出来,独立存在③。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日常活动就没有近代意义上的空间与时间节奏可言。支撑其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是水上交通,陆上客运依靠轿子等传统的交通工具就足以应付。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上海公共交通的近代化述论
第一节 城市节奏的演进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结构变迁
第二节 租界公共交通的近代化述略
第三节 华界公共交通的近代化

第二章 中外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外商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第二节 华商公交企业的资本筹集和经营
第三节 华界公共交通:商办还是市营?

第三章 租界与华界:中外市政当局的公共交通管理方式
第一节 制度安排与租界公共交通的发展
第二节 民营公用事业:"监理"还是"监督"?

第四章 公共交通与上海社会
第一节 近代上海公共交通发展的经济环境
第二节 移民社会与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的近代化
第三节 中外三方政权格局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拓展
第四节 电车中的上海人
结束语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上海主要新旧路、桥名称对照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