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筑市场行为主体最优策略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13679
  • 作      者:
    秦旋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建筑市场行为主体最优策略研究》主要以博弈理论为基础,以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为主线,进行了研究。在对建筑市场的交易特征、行为特征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博弈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对建筑市场各行为主体的最优策略进行研究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深入阐述了选择博弈论作为研究出发点的理论依据。在最优机制定理基础上,拓展研究了影响招标结果的几个重要因素,得出在不同情形下招标人的最优招标机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对密封第二价格招标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该机制是比密封第一价格招标更有效率的方式,提出该机制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机制,并对其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
内容介绍
    全书以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决策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为背景,系统地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与建设项目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运用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的模型对建筑市场中行为主体的策略选择进行了研究。同时,《建筑市场行为主体最优策略研究》也尽可能地从经济学理论和项目管理实践两方面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探讨,揭示目前困惑我国建筑市场的一些问题的产生根源,从博弈的结果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经济决策,从而为建设项目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建筑市场行为主体最优策略研究》的一个特色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全书,对建筑市场中行为主体最优策略的研究不仅有定性的理论分析,同时结合定量的模型建立和求解,并对模型的解给出必要的经济意义的解释,得到许多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和建议。<br>    《建筑市场行为主体最优策略研究》适合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还适合对博弈论感兴趣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br>    1.1  本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br>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本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实施了以道路、桥梁、港口、码头、机场、住宅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同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速度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纵观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工程建设质量问题丛生、行业发展亟待规范的过程。一方面,行业缺乏基本的诚信,工程建设预算失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急剧膨胀;另一方面,道路坍方、桥梁塌陷、楼房倒塌、防洪护堤冲垮等给国家带来了难以统计的社会、政治、经济损失。面对这些问题,决策界和理论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治理措施,如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加强施工队伍资质审核与考察、确立工程公开招标、实行工程强制监理、提高对竣工验收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等,尽管这些措施对建设工程的规范发展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些分析及其治理措施未能从本质上理解与把握工程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因此没有能很好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建筑业中的行业规范发展与工程建设质量提高等诸多问题。<br>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带来的机遇,各种土木工程建设必将稳步增加。但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秩序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和不规范行为,建筑企业之间不良的恶性竞争不仅危害工程质量和安全,而且导致投资效率低下。近几年,虽然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为建筑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但是面对加入WTO给建筑业开放带来的冲击,我国建筑业如何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进行的深入改革,对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发展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面对这些改革,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改变从前的做法,考虑市场的需求变化,主动去适应市场,同其他企业、经济组织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协作与竞争。各种建筑企业在新的环境下如何生存和发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另一类问题。<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上篇 基础篇<br>第一章  绪论<br>1.1  本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br>1.2  研究的理论依据<br>1.2.1  博弈论的历史与发展<br>1.2.2  博弈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br>1.3  建筑市场的交易特征<br>1.3.1  招标投标与拍卖的理论体系<br>1.3.2  建筑市场的信息特征及拍卖的功能<br>1.3.3  招标投标的本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br>1.4  我国建筑市场交易方式的发展趋势——最低价中标法<br>1.4.1  建筑市场所面临的困境<br>1.4.2  最低价中标法的本质与功能<br>1.4.3  最低价中标法的适用条件<br>1.4.4  最低价中标法在我国建设市场中的应用与前景<br>1.5  建筑市场中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特征<br>1.6  建筑市场行为主体的经济关系特征<br>1.6.1  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特征<br>1.6.2  业主与工程师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特征<br>1.7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br>第二章  博弈理论及其相关基础理论概述<br>2.1 引言<br>2.2  效用函数与风险态度<br>2.2.1  效用函数基本定义和定理<br>2.2.2  风险态度的定义和定理<br>2.2.3  投标人的效用函数和风险态度<br>2.3  期望效用最大化定理<br>2.3.1  有关概念<br>2.3.2  几个公理<br>2.3.3  期望效用最大化定理<br>2.4  博弈论的基本知识<br>2.4.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br>2.4.2  博弈的表达方式<br>2.4.3  博弈论中几个重要的解的概念<br>2.5  拍卖理论综述<br>2.5.1  拍卖的概念和基本方式<br>2.5.2  拍卖的基本经济模型<br>2.5.3  基准点模型<br>2.5.4  拍卖理论中的几个重要结论<br>2.5.5  拍卖和招标投标的主流理论<br>2.5.6  拍卖理论的最新进展<br>2.6  本章小结<br>中篇  招标投标阶段<br>第三章  基于拍卖理论的投标策略研究<br>3.1 引言<br>3.2  基准点模型的投标策略<br>3.2.1 密封第一价格拍卖和荷兰式拍卖的均衡投标策略<br>3.2.2 密封第二价格拍卖和英国式拍卖的均衡投标策略<br>3.2.3  影响投标策略的几个重要因素<br>3.3  风险厌恶时密封第一价格拍卖方式下的均衡投标策略<br>3.3.1  原理<br>3.3.2  均衡投标策略<br>3.3.3  密封第二价格拍卖方式下的均衡投标策略<br>3.3.4  结论<br>3.4  投标人之间非对称时的投标策略研究<br>3.4.1  两种假设的概率分布<br>3.4.2  密封第一价格拍卖方式的均衡报价<br>3.4.3  投标报价特征的进一步分析<br>3.4.4  密封第二价格拍卖方式的均衡报价策略<br>3.4.5  结论<br>3.5  投标人合谋时的投标策略研究<br>3.5.1  合谋机制<br>3.5.2  招标方式与投标人的合谋机制<br>3.5.3  合谋集团(Cartel)的投标策略<br>3.5.4  结论<br>3.6  本章小结<br>第四章  招标人最优招标机制的设计研究<br>4.1 引言<br>4.2  招标机制设计<br>4.2.1  基本模型<br>4.2.2  收益等价定理<br>4.2.3  最优机制设计<br>4.3  风险厌恶时的最优机制<br>4.3.1  投标人风险厌恶时的最优招标机制<br>4.3.2  招标人风险厌恶时的最优招标机制<br>4.4  影响招标结果的其他两个重要因素<br>4.4.1  投标人之间非对称时<br>4.4.2  投标人之间信息关联时<br>4.5  本章小结<br>第五章  招标机制的若干拓展研究<br>5.1 引言<br>5.2  招标人对付合谋的机制研究<br>5.2.1  合谋情况下的最优保留值<br>5.2.2  对付合谋的两种策略<br>5.3  两种密封招标方式的对比分析<br>5.3.1 密封第一价格拍卖方式下的“隐瞒报价”策略<br>5.3.2  密封第二价格拍卖方式下的“真实报价”策略<br>5.3.3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两种密封招标方式的效率<br>5.4  密封第二价格拍卖方式的招标模式研究<br>5.4.1  密封第二价格招标方式运行的基本条件<br>5.4.2  密封第二价格招标模式及运作方式<br>5.5  本章小结<br>第六章  招标人最优施工合同类型的选择研究<br>6.1 引言<br>6.2  契约经济学中的两个概念<br>6.2.1 完全合同<br>6.2.2  不完全合同<br>6.3  施工合同的种类与经济特征<br>6.3.1  固定价格合同<br>6.3.2  可调价格合同<br>6.3.3  成本加酬金合同<br>6.4  基于履行成本的最优施工合同研究<br>6.4.1  基本模型<br>6.4.2  最优施工合同<br>6.5  本章小结<br>第七章  给定招标机制下的竞标模型及工程应用<br>7.1 引言<br>7.2  投标报价的几种博弈模型<br>7.2.1  静态Bayesian博弈<br>7.2.2  顺序博弈<br>7.2.3  重复博弈<br>7.2.4  合作博弈<br>7.3  最低价中标法的竞标博弈模型及应用<br>7.3.1  投标博弈模型<br>7.3.2  Nash均衡报价策略<br>7.3.3  工程应用实例<br>7.4  设有复合标底时的投标报价策略及应用<br>7.4.1  数学模型<br>7.4.2  模型求解<br>7.4.3  工程应用实例<br>7.5  本章小结<br>下篇  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br>第八章 工程监理制度下的委托一代理博弈分析<br>8.1 引言<br>8.2  委托一代理理论概述<br>8.2.1  委托一代理理论中的基本概念<br>8.2.2  委托代理的基本模型<br>8.3  业主与工程师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博弈分析<br>8.3.1  固定报酬的确定性委托一代理模型<br>8.3.2  选择报酬的不确定性委托代理模型<br>8.3.3  信息不对称下的代理成本<br>8.4  对模型的若干拓展讨论<br>8.4.1  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均成立<br>8.4.2  参与约束不成立<br>8.4.3  激励相容约束不成立<br>8.4.4  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均不成立<br>8.4.5  对上面情况的讨论<br>8.5  工程监理制度中的激励机制分析<br>8.5.1  模型描述<br>8.5.2  激励机制设计<br>8.5.3  结论与建议<br>8.6  工程实例分析<br>8.7  本章小结<br>第九章  工程质量控制的博弈分析<br>9.1 引言<br>9.2  材料供应质量控制的博弈分析<br>9.2.1  问题的描述<br>9.2.2  均衡模型的建立及求解<br>9.2.3  最终产品的质量<br>9.3  施工质量控制的博弈分析<br>9.3.1  质量控制的博弈模型<br>9.3.2  均衡结果的若干讨论<br>9.4  竣工验收阶段的博弈分析<br>9.4.1  寻租的经济学分析<br>9.4.2  竣工验收中集体腐败的博弈模型<br>9.4.3  监督寻租的博弈分析<br>9.5  本章小结<br>第十章 建设项目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br>10.1 引言<br>10.2  工程招标委托一代理关系中的激励与监督分析<br>10.2.1  道德风险模型的建立及分析<br>10.2.2  引入激励机制<br>10.2.3  引入监督机制<br>10.2.4  小结<br>10.3 基于信号传递博弈模型的担保公司风险控制<br>10.3.1 以承包商资质水平为信号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br>10.3.2  专业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br>10.3.3  小结<br>总结与展望<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