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关系、权力与市场:中国房地产业的社会学研究:a study on the micro-social dynamics of real estate market in China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03090
  • 作      者:
    李林艳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关系、权力与市场:中国房地产地产业的社会学研究》是一项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的社会学研究。具体而言,作者围绕着房地产市场中的“关系”现象,对这一市场的实际运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关系”作为一种微观的社会结构生成原则,在房地产市场与外部制度环境的关系上,充当一种正式规则的转换机制;在房地产市场内部,则发挥一种经济资源的配置功能,从而深刻地塑造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形态。作者指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育初期资金短缺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关系”这一微观社会动力因素,构成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发育与发展的一种重要驱动力量。当然,从围绕着房地产市场展开的利益角逐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当今中国社会分化的若干趋势和机制。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林艳,南开大学社会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任教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展开
内容介绍
    《关系、权力与市场:中国房地产地产业的社会学研究》是一项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的社会学研究。具体而言,作者围绕着房地产市场中的“关系”现象,对这一市场的实际运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关系”作为一种微观的社会结构生成原则,在房地产市场与外部制度环境的关系上,充当一种正式规则的转换机制;在房地产市场内部,则发挥一种经济资源的配置功能,从而深刻地塑造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形态。作者指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育初期资金短缺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关系”这一微观社会动力因素,构成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发育与发展的一种重要驱动力量。当然,从围绕着房地产市场展开的利益角逐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当今中国社会分化的若干趋势和机制。
    《关系、权力与市场:中国房地产地产业的社会学研究》沿三条主轴,建构出一个“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把“关系”阐释为一种强化弱关系的文化传统,并强调这一文化传统对于中国社会的本体论意义。第二,把市场中的“关系”现象,纳入到一个市场的构成理论中去思考。把市场中的社会关系区分为内生性和外源性两种类型,指出市场本身的特性和制度环境的因素都有可能是社会关系在市场中生长的土壤。这是作者观察和解释房地产市场中“关系”的不同性质与作用的理论前提。第三,在转型经济的历史语境中探讨“关系”,揭示这一微观现象对于诊断中国转型经济之未来走向的特殊寓意。
    作为具体研究场景,房地产市场被刻画为一种特殊的市场类型,它对制度环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鉴于制度环境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作者回顾了中国官本位的制度遗产及其对市场经济的调适和影响,之后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制度的演进脉络及其制度环境特征进行梳理。经过上述的理论视角澄清和社会背景铺垫,就正式进入房地产市场的“田野”。在描述了房地产企业的关系实践之后,就关系的类型、内涵和经营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认为情感主导型关系,亦即中国本土意义上的“关系”,才是房地产市场社会关系实践的典型模式。作者也尝试着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之所以成为关系密集型市场的根源。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作者还提出了一种“关系”的分化论观点,以回应当前学界有关“关系”之变动趋势的争论。另外,作者提出“关系”黑洞的概念,用于揭示中国转型经济所面临的困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关系”研究的进路
    二  重回“关系”的文化论题
    究竟该怎样来认识“关系”?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形下,有必要倡导回归文化立场,重申“关系”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本体论意义。
    “中国整体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靠简单的接轨主义的思路,否则就会把西方的时髦课题当成我们的重要课题。”(甘阳,2005)这意味着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作出解答,都必须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就“关系”研究而言,不能把中国的“关系”等同于西方社会和西方研究文献当中的社会网络,也不能把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热点和前沿问题不假思索地照搬到中国。相反,我们应当在充分肯定“关系”中长期以来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内容的基础上,考察它对中国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塑造力。
    事实上,不同于当前学界对社会网络的工具性、利益取向的想象,在经典社会学家当中,迪尔凯姆十分强调社会网络当中使人们团结在一起的道德情感纽带的作用。“如果没有相互确认以致做出相互牺牲,或他们之间没有坚韧持久的纽带,人们就不能生活在一起。”(Durkheim,1964:228)当代在社会资本研究方面很有影响的普特南也指出,“社会生活的特征——网络、规范和信任——能使参与者更有效地一起行动,去追求共同的目标……简言之,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联系以及伴随的规范和信任。”(Putnam,1995:664—665)而当前西方“文化转向”的思潮也表明,“硬的”结构或制度解释已近枯竭,而文化的意义必须重新得到强调。“文化主义的视角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殊的社会纽带上——‘软的’人际关系世界。在基于利益和算计、以会计为中介的关系、个人主义自我中心的合理性的社会联系的‘硬的’工具性图画的长期统治之后,我们表明社会的另一面——道德联结的‘软的’领域——的重新发现。”(什托姆普卡,2005:5)什托姆普卡所说的道德,指的是“人们和其他人相联系的方式,并且它援用价值而不仅仅是利益作为指导行为合理性的标准,以此来鉴别正确、合适、必须的关系。”(什托姆普卡,2005:6)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关系”研究的进路
一  “关系”的三种论题
二  重回“关系”的文化论题
三  “关系”的界定
四  小结

第二章  市场中的社会关系:一种解释方案
一  重思市场
二  市场中的社会关系及其理论化方向
三  制度基础与交易安排
四  市场中社会关系的不同来源

第三章  转型经济的历史语境
一  转型经济:理论与视角
二  “关系”对于中国转型经济的认识意义
三  制度遗产:中国官本位制度的谱系

第四章  房地产市场的迷思
一  城市生长隐喻与房地产市场
二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育的制度背景
三  研究策略(research strategy)

第五章  房地产市场中的“关系”(上篇)
一  “关系”的意义
二  前期:一百多个公章
三  中期:政府权力的渗透
四  后期:回避“关系”的艺术
五  与城市政府官员的“关系”
六  小结

第六章  房地产市场中的“关系”(下篇)
一  “关系”的类型
二  “关系”的内涵
三  “关系”经营策略
四  “关系”与正式规则
五  小结

第七章  关系密集型市场的成因与后果
一  社会关系与资金运用
二  制度基础与微观环境
三  文化特质与利益组合
四  关系密集的后果

第八章  结语
一  “关系”的分化论
二  市场中“关系”的不同根源
三  超越强-弱关系的二元对立
四  “关系”黑洞与经济转型
五  本研究的局限
附录  主要访谈对象简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