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市公司破产选择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381009
  • 作      者:
    杨秋波著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上市公司破产选择行为及其效应研究》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现有研究成果,对中国准破产上市公司的出路选择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破产选择的概念框架;分析了与上市公司破产相关的各种选择行为,并对破产选择行为带来的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及经验研究,以给中国准破产上市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进行破产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上市公司制度建设尤其是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的建设和有效实施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主要的资源配置手段,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一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证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之一,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其核心功能是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十几年来运作轨迹的观察与思考,不难发现上述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实现。由于市场定位偏重于为国有企业融资,加之市场化进程缓慢,价格发现机制无法实现,资源劣配置的结果与优化配置的心理预期相左。亏损股、ST(Special Treat)股、TP(Particular Transfer)股连创天价、天量,而真正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股票却得不到市场青睐,整个市场风险极高。原有不合理的上市制度强化了“壳资源”的稀缺性,而缺乏应有的淘汰机制又助长了市场的寻租行为,证券市场成为国有企业过度“放牧”的“公共地”。因此,为了实现证券市场的核心功能,必须引入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营造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我国证券市场的诸多问题。
    2006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资本市场在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二是新《企业破产法》的颁布。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沪深股市成交量屡创新高,资本市场呈现出繁荣景象。 
    ……
展开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主要内容与结构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2 上市公司破产选择的概念框架
2.1 上市公司破产的相关概念
2.1.1 破产
2.1.2 财务困境
2.1.3 ST、PT、退市
2.1.4 准破产上市公司
2.2 上市公司破产选择的前提
2.2.1 经济人假设
2.2.2 有限理性假设
2.2.3 机会主义假设
2.3 上市公司破产选择的主体
2.4 上市公司破产选择的动机
2.4.1 效率性动机
2.4.2 机会主义动机
2.5 上市公司破产选择的内容
2.6 上市公司破产选择的效率

3 上市公司破产时机的选择
3.1 上市公司破产与否的选择
3.1.1 信息披露问题
3.1.2 谈判成本与合作问题
3.1.3 破产成本
3.1.4 代理问题
3.1.5 上市公司自身因素
3.1.6 中国的现实情况分析
3.2 上市公司破产具体时机的选择
3.2.1 破产时机选择的重要性
3.2.2 破产时机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3.2.3 中国的现实情况分析

4 上市公司破产程序的选择
4.1 破产程序选择的理论模型与判断依据
4.1.1 破产清算与重整的法官决策模型
4.1.2 企业存续与否的判断依据
4.2 破产程序选择的现实矛盾
4.2.1 破产中的利益冲突
4.2.2 破产中的控制权冲突
4.2.3 破产中的价值评估
4.3 破产程序选择的博弈分析
4.3.1 破产程序中的博弈类型
4.3.2 债务企业与债权人的博弈分析

5 上市公司破产程序选择的效应研究
5.1 破产重整效率的实证分析
5.1.1 文献回顾
5.1.2 研究设计及数据来源
5.1.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5.1.4 实证检验及分析
5.1.5 主要结论
5.2 破产和解效率的案例研究
5.2.1 引言
5.2.2 案例的基本情况
5.2.3 案例分析
5.2.4 研究结论

6 上市公司破产与否的效应研究
6.1 破产公告的市场效应
6.1.1 文献回顾
6.1.2 研究假设
6.1.3 样本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6.1.4 买证结果
6.2 延迟破产的准破产上市公司的市场及经营绩效研究
6.2.1 准破产公司"破产"前后财务指标变动分析
6.2.2 准破产公司"破产"前后与配对公司经营绩效及市场绩效比较

7 结论与建议
7.1 本书的主要结论
7.2 主要政策建议
7.2.1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防止内部人拖延破产
7.2.2 强化破产清算的地位,避免"坏"企业借破产重整而转嫁负担
7.2.3 投资者理念创新及风险观念培育
7.2.4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法制环境
7.2.5 加快破产法司法解释与配套措施的制定
7.2.6 制定破产会计制度,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制度
7.3 本书的局限性以及未来拓展方向
7.3.1 局限性
7.3.2 未来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