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视野下的科技法律塑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84634
  • 作      者:
    陈历幸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历幸,1974年生,哲学博士(复旦大学,2010年)、法学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2001年)、法学学士(华东政法大学,1998年),现为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展开
内容介绍
    科技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的针对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公共问题的行为规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融合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先后都开始采用法律形式规定了科技投入制度、技术创新和转化制度、税收减免制度等,以此来保障和促进本国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计划的有效实施,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社会视野下的科技法律塑造:以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为重心》强调在当代中国,科技政策的法律塑造应当是各种调节科技活动的规则中居主导地位的、最重要的一种规则,需要引起当代中国的科技活动的管理者、参加者、受益者们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展开
精彩书摘
    他们大多数是相当怪癖、沉默寡言、好孤独的人,尽管有这些共同特点,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很不一样……究竟是什么把他们引到这座庙堂(引者按:指上文中提到的“科学的庙堂”)里来的呢?这是一个难题,不能笼统地用一句话来回答。首先我同意叔本华(Schopenhauer)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
    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以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cosmos)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各人都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里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当然,贝尔纳在指出科学工作者的形象演变的消极方面时也没有忽略其另一面,“由于科学日益成为现代国家正常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科学家的独立地位和批判的态度减弱了。不过这也同时使他更加密切地接触到普通公民的一些切身问题。
    ……
展开
目录
导论 科技法律塑造与当代中国
一、科技法律塑造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第一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含义
第二节 其他相关概念

第二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一、政治发展的趋势
二、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社会发展的趋势
四、小结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一、从“小科学”到“大科学”
二、“操作性学科”及“软科学”的出现
三、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沿--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科技政策发展的趋势
一、科技政策制定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边界受到挑战
二、技术评价的范式演变:从预测分析到实际介入
三、“技术预见”的兴起:各国科技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策学
第二节 科学技术学
一、科学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受到挑战
二、科学理论的经验基础受到怀疑
三、科技工作者的中立性受到质疑
第三节 法治理论

第四章 政策与法律的差别:科技法律塑造的可能性
第一节 对于政策文本与法律文本的若干实例考察
第二节   政策与法律的区分标准
第三节 从“不可通约性”看政策与法律的差别
第四节 从政策与法律的区分标准看科技法律塑造的内涵
……
第五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方式
第六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程序
第七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域外个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科技产业政策为中心
参考资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