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化,出现了模块化分工,即根据产业价值链上完成一定功能的相关环节组成的模块为基础进行的分工,这是继产业间垂直型国际分工和产业内水平型国际分工之后的又一种新型国际分工。<br> 高新技术产业模块化分工是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全球范围内层级分工格局形成的深层原因和决定因素。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格局表现为层级结构,即产业价值链高端的研发模块分布在欧美发达国家、产业价值链中部的关键器件生产设计模块分布在日本、我国台湾地区,而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分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br> 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模块化分工直接引致了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的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以完成一定功能为原则组成诸多功能模块,并通过合作联结而成的网络组织形式。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具有很多企业和市场所不具备的优势,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效的组织形式。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实践中,各国往往凭借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本地企业进入高新技术开发区,由于没有建立起高新技术产业横向企业网络和纵向企业网络,往往不能形成很强的创新优势和长久的竞争优势,甚至沦为投资“飞地”。现有理论或是专注于研究某一种企业网络形式,如专门研究产业集群、专门研究战略联盟等;或是专注于研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的企业网络的相关理论,如企业网络的交易成本节约、企业网络的边界、企业网络的创新能力等。将企业网络与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优势及其构建,尤其是从横向企业网络和纵向企业网络两个角度进行研究的尝试较少。<br> 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是一种能够快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组织形式,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媒介,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坚实的微观基础,对于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就是将企业网络理论向具体产业应用层面推进,是对企业网络理论的深化和拓展,这也是未来企业网络理论研究的方向。本书的目的就是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的研究作些许有价值的尝试,主要研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横向企业网络和纵向企业网络的概念、特征、优势及优势来源、影响因素,并讨论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起基础支撑作用的研发网络以及政府的作用。<br> 全书共分为六章。<br> 第一章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的综述。第二、三、四章是本书的核心和主体部分。<br> 第二章是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优势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详细介绍了沿产业价值链模块化分工的概念,即产业价值链上完成同一功能的一系列的相关工序(环节)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功能模块,结合过程是由市场价值选择决定,以此实现价值链的各环节间的前后顺序式关系向模块间平行关系的转变,并分析了模块化分工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模块化分工理论给出了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的定义和类型,指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以完成一定功能为原则组成诸多功能模块,并通过合作联结而成的网络组织形式。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是从市场到一体化企业之间连续谱系中靠近市场一端的中间组织形式,它比市场稳定、比企业灵活。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是企业沿产业价值链模块化分工和合作的结果。企业网络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合作企业是否属于同一功能模块以及企业之间联系的规则(或者说合作关系方向)是垂直型的还是水平型的,将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分为高新技术产业纵向企业网络和横向企业网络两类。第二节总结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具有整合优势以降低“三高风险”(高技术风险、高市场风险和高资本风险)、可降低资产专用性并节约交易成本、“融智”和“创智”优势以及技术扩散和集体学习等四大优势。第三节深入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优势的三个主要来源。来源之一是企业网络密度,指网络内节点的密集度和节点间联系的强度。较高的企业网络密集度引致差异化竞争战略、较强的企业网络联系强度有利于形成创新优势、较高的网络密度可增大具有创新优势企业的临界规模;来源之二是沿产业价值链模块化分工。这种新型分工改变了传统的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是新经济时代产业组织变化的本质,是分工高级化的表现;来源之三是企业网络信任。企业网络信任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网络社会资本,能够降低协调与合作成本、增加集体生产能力,它使得实现某种无它就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成为可能。<br>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纵向企业网络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纵向企业网络主要是产业价值链上属于不同功能模块的企业,通过互补型合作关系相互联结形成的企业网络组织。由于各企业属于不同的功能模块,如分别属于研发模块、制造模块和营销模块等,其合作关系具有产业链上下游的顺序性,是垂直型的。第一节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纵向企业网络的具体形式,总结了高新技术产业纵向企业网络的四大特征,即全球化与本地化特征共存、沿产业价值链的层级性、以垂直型互补合作为基础以及相对的长期性与稳定性。第二节深入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纵向企业网络的优势及来源,主要是沿产业价值链的模块化分工使纵向企业网络内企业间合作更高效、纵向企业网络节点间的紧密联系产生竞争优势以及加强供应链协调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快速反应。第三节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纵向企业网络的现状,分析了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纵向企业网络优势形成和发挥的主要因素,如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生产网络的动因和对华R&D投资以及中国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嵌入产业价值链高端的能力等。<br>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横向企业网络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横向企业网络是指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上属于同一功能模块的企业,通过竞争型合作关系相互联结形成的企业网络组织。由于各企业同属一个功能模块,如同属于研发模块、制造模块或者营销模块,其合作关系是水平型的。第一节结合高新技术产业横向企业网络的具体形式,总结出高新技术产业横向企业网络的四个特征,即地域集聚性与空间扩展性并存、网络成员的平等性、以水平型竞争合作为基础以及相对的短期性与开放性。第二节深入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横向企业网络的优势及来源。企业网络信任有利于合作创新优势的形成、水平型竞争合作提高创新成功率并防止技术发展锁定,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证明了劳动力流动可以促进技术扩散和增加网络创新整体收益。第三节首先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横向企业网络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横向企业网络优势发挥的主要因素,即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和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制度平台。<br> 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网络是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的网络组织形式。研发网络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提供了一个研发环境,是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优势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网络,关键在于准确定位研发网络中的各主体和构建研发网络的运行机制。第五章第一节确定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网络的各主体定位,即企业在研发网络中的主体地位、大学与非企业科研机构在研发网络中的基础地位。各主体的正确定位是研发网络整体优势形成和发挥的前提。第二节设计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网络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风险收益机制。设计动力机制的关键在于在协调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目标的基础上,确定研发网络的组织目标。研发网络的组织目标是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和提升,并从中获得经济收益。这一目标有效协调了各方的目标,为各主体提供足够的动力参与合作网络。建立研发网络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和监督机制以克服合作中关系风险;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多渠道投融资体系以克服合作中的绩效风险。第三节针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网络各主体定位和运行机制的现状,提出了重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网络的对策。<br> 在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形成中,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六章第一节介绍了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形成中的两种作用模式,“硅谷模式”中的国家培育制度环境与“东亚模式”中的国家主导和干预,并指出,转轨时期中国政府应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及优势形成中的适度干预者与制度环境培育者,并逐渐从干预者向培育者的角色转换。第二节论述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网络形成中的具体作用——提供一组经济制度安排。这组经济制度安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市场经济制度和产权制度;重要经济制度,包括企业信用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与资金制度;一般经济制度,如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政策等。第三节讨论了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网络中的作用和途径,主要是通过出台政策法规、组建专门机构、设立基金并合理拨款以及建立多种信息渠道,鼓励科技人员交流等等方式,组织和协调研发网络成员间的合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