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经济特区:从深圳到上海的特区政策变迁与现代化新路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82731
  • 作      者:
    (美)刘海善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海善,1979年入学于复旦大学分校社会学系。1983年任教于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易名为华东政法大学)。1987年底赴美国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研究院社会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89—1990年修读于纽约大学(NYU)法学院。2005年获得美国新学院大学(New School University)哲学博士Phi)学位。1992年迄今从事美国照相材料进出口商贸。现为美中资产管理公司总裁,2007年率中美追债律师代表团在浙江宁波召开首届中美追债防债会议。<br>    1987年出版《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翻译《法律社会学导论》(华夏出版社)。1992年合编《社会学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经济特区》着眼于一种在世界史上独特的获得广泛的国家支持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历程。尤其特别地考察了该历史性变迁的一个方面,即精心选择的一系列经济特区的试验性实践。这近三十年的实验为研究城市学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个案,即一种独特的由国家主导将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途径和方法引进曾经一度停滞不前的社会中。《中国经济特区》说明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与贯彻政策变迁及促进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行政治性引导的互动诸方面的关键角色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 邓小平时代在地方层次上经济政策变迁:<br>    两个“罗芳村”的故事<br>    尽管邓小平成功地运用经济改革的杠杆来树立自己在共产党内以及中央政府中的领导地位,但他仍然面临着令人畏惧的挑战,即如何开始实现他雄心勃勃的经济改革目标而不引起政治动乱。为了实现国内经济重建,中国需要大量的外国资本。不过国外资本的国际流通是由那些政治上与社会主义中国敌对的资本主义强权掌控的。因此,如果中国希望重整经济,就必须不可避免地对外部世界打开大门,包括境外的资本家投资者和商人。然而,由于中国广阔的领土(大约960万平方公里),以及当时大量而分散的农村人口,政府要使全中国进入彻底的经济改革而没有获得一些如何处理市场经济及其副产品的第一手经验的话是非常冒险的。中央政府亟须一个地方的小规模实验来证明整体的改革计划。<br>    没有人预料到深圳“两个罗芳村”的故事会成为启动在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转变的合法性基础。1977年11月,邓小平重新执政后到广东省实地考察时,该省官员告诉了他一个令当地官员深感困惑的故事。深圳是位于广东省境内的一个小渔村,当时居民不足三万。<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作为个案研究的中国经济特区<br>第一节  研究问题、主题和论述组织结构的说明<br>第二节  评判性回顾相关理论研究和叙述类文献<br>第三节  导致相关研究性文献不完善的若干重大因素<br>第四节  方法论、实地调查和理论框架<br>第五节  综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偏离几种主要可选择的发展途径<br>第六节  变迁中的政治与领导的重要性:从反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r><br>第二章  经济特区政策的变迁:国家角色的转换<br>第一节  国家层次上的权力交接<br>第二节  邓小平时代在地方层次上经济政策变迁:两个“罗芳村”的故事<br>第三节  中国走向国际层次:认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br>第四节  经济特区的概念化评述<br>第五节  经济特区政策的形成和执行<br>第六节  演进中的经济特区政策的主要特征<br>第七节  经济特区内和围绕经济特区的主要政策变迁<br><br>第三章  经济特区的内涵、地域、结构与功能<br>第一节  经济特区的内涵与类型<br>第二节  有关地理位置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之理论<br>第三节  中国经济特区的位置、结构与功能<br><br>第四章  最后的“特区”——上海浦东新区<br>第一节  上海浦东新区剪影:地位、地域和形象<br>第二节  上海攀升到经济特区之巅<br>第三节  从深圳特区到上海浦东新区政策变迁的幕后驱动力<br>第四节  深圳与上海之比拼:新特区政策变迁的焦点及主要目标<br><br>第五章  中国经济特区的前景及其对中国与世界的冲击影响力<br>第一节  围绕中国经济特区的辩论<br>第二节  正在扩大中的少数富裕群体与众多贫困者之间的收入差异以及城乡发展之问的差距<br>第三节  中国经济特区的前景<br>第四节  经济特区对中国与世界的冲击影响力<br>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br>重要术语英汉对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