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73484
  • 作      者:
    江小涓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了《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目的在于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实践、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高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氛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思想保证,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该套书系内容系统、全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历史的角度全方位回顾和再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较强的全局性和立体感;立足改革开放30年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系列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学术探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学术性;关注相关行业或领域,理论联系实际,以点带面,进行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书系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景,全面回顾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记录了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展示了30年来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面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宣传了30年改革开放成就和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生动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认为,以书系的形式,全景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精神和实践,是对历史负责,是对后人负责,也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加了一份珍贵的宝藏。她所载入的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时代精神,将永远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闪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30年开放之路:全景描述与理论分析
    过去30年,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就业和推动增长,推动改革进程。实践表明,对外开放成就卓著,意义深远,是强国富民、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举措。本书概括总结我国开放的历史轨迹和标志性成就,描述开放促进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作用,分析中国开放道路的独特性及其理论意义,并对未来趋势做几点讨论。
    一、历史轨迹:开放进程和标志性成就
    (一)思想解放和实践成就推动开放进程
    1.对外开放的认识基础和政治决策
    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在必须加快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外部有重要机遇、国际环境基本有利这三项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三个判断,是决策层对国内国际形势判断和执政之本理解的重大转变,是对外开放决策的认识基础。
    1976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如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举国关注,有效回应这种需求的政治压力骤增。人们发现,在国内出现接踵而至的经济和政治动荡的同时,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科技进步迅速,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邻近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成就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与我国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改善缓慢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国家/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对外开放,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发展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提升竞争力。这种现实表明,各国都在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诸多机遇加快自身发展,中国单纯依靠自力更生加快发展和迎头赶上是不可能的。决策层还做出了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重大判断。这些观察、思考和判断,扫除了认为国际合作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的思想障碍,为对外开放决策奠定了认识基础。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会议明确提出全党工作重点要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启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关于对外开放,指出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此后几年的实践表明,对外开放对现代化建设有多方面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普遍称赞开放政策,对开放积极作用的共识开始增加。在这样的实践和认识基础上,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把对外开放确定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2.经济特区:开放实践成就显著
    对外开放是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新事物,没有经验可循,经济方面面对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政治方面面对许多质疑和担忧。在这种环境下,全面、一揽子的对外开放不可行也不可能。中央决定利用东南沿海地区毗邻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特殊有利条件,在有限区域内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探索道路。1979年7月10日,中央和国务院发出文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经济特区,利用它们地处沿海特别是毗邻香港澳门的地域优势,先行开放试点。四个经济特区在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使用、对外经贸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享有更加宽松和优惠的政策。在经济管理上实行特殊的管理体制,对特区政府授予相当于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允许采用市场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特别对外商投资提供优惠待遇,企业所得税率减按15%征收。经济特区的设立意义十分重要,是开放进程中迈出的第一步。特区在设立之后短短几年的巨大变化,成为全国瞩目的发展典范,为坚持和扩大开放提供了最有力的实践支撑。
    3.开放在区域和内容上逐渐推进
    我国对外开放在区域和内容上都采取渐进方式。在设立经济特区并取得成效之后,享有优惠政策的开放区域逐步扩大,从沿海地区到沿江、沿边地区和内陆省会城市,再到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了区域上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继四个特区之后,1984年5月,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分两步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洲和辽东半岛、胶东半岛。1988年4月设立的海南省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4月,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1991年,开放满洲里、丹东、绥芬河、珲春4个北部口岸。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再次迈出较大步伐,一是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二是开放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三是开放珲春、绥芬河、黑河、满洲里、二连浩特、伊宁、塔城、博乐、瑞丽、畹町、河口、凭祥、兴东13个沿边城市,鼓励沿边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四是开放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2000年以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对外开放进一步向全国广大腹地扩展,由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区域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地域格局更趋完善。
    同时,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管理等领域的改革也逐渐推进。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外贸计划、财务、经营、定价、行政管理和外汇分配管理等内容都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外贸公司统负盈亏。外贸体制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从1978-1987年,陆续实行了外汇留成,减少进出口审批管制、实行外贸代理制等改革措施。1988-1990年,实行了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和地方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利益激励。1991年起,取消了国家财政对出口的补贴,对外贸易更多地依照市场信号运作,外贸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94年起,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实施双重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同年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加快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化进程。这一时期,为了配合“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口体制改革成为重点,我国加快市场开放步伐,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规范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并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全面履行多边规则和对外承诺,继续扩大开放市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大提高;同时全面规范外贸管理体制和非关税措施。如今我国货物贸易领域市场开放水平大幅度提高,平均关税从曾经高达40%的水平降到了2006年的9.9%,取消了绝大多数非关税措施。
    吸收外资是从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的过程,开放初期,我国吸收外资限制较多,早期主要限于一些“三来一补”项目,主要限制在几个经济特区内。1982年以后,鼓励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参与现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改造,引资区域也逐步拓展。此后引进外资逐步放宽到整个制造业,放宽到各类企业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放宽到各种方式包括新设企业方式和收购兼并方式。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绝大多数服务业吸收外资也逐步放开。
    经历了30年开放历程后,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已经基本符合WTO多边规则的要求,货物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对国外投资者的市场准入程度较高,管理体制和法律环境基本做到透明规范,国民待遇基本落实,基本实现了我国对外经贸体制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全面接轨。
    (二)对外开放的标志性成就
    1.衡量开放程度的主要指标已经排名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的开放度低。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居世界第22位,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0.79%,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都不到2000万美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外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资等增长速度均明显高出世界平均速度(见图1-1)。目前我国经济已经高度开放,2007年对外贸易总额已达2.1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7.9%(见图1-2);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分别达到835亿美元和187亿美元,均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十三位(见图1-3、图1-4)。
    随着开放程度提高,涉外经济在我国经济各领域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9.75%,2007年达到66.6%。开放初期,外商投资企业仅有少数几家,影响微乎其微,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8%,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17%,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7.1%。目前我国涉外经济中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亿人,占城镇就业人口的1/4左右。
    3.在全球商品和要素两个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
    长期以来,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全球商品市场上,最近几年.我国在全球要素市场上的竞争力快速增强,在国际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和技术市场中,“中国因素”的影响开始显现。国内企业通过海外上市大量融资,2007年有近120家中国内地企业在纽约、中国香港等9个资本市场上市,筹集资金近400亿美元,这是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和企业竞争能力认可的体现。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许多投资项目中含有技术和管理股,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收益。这些都表明,我国企业在全球要素市场上具备了竞争能力。通过30年的开放竞争,我们已经具备了在商品和要素两类市场上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30年开放之路:全景描述与理论分析
一、历史轨迹:开放进程和标志性成就
二、开放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
三、开放“红利”全球共享与中国的巨大收益
四、开放推动改革:中国对外开放的特殊熏要性

第二章  对外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
一、对外贸易总量增长及若干阶段性特征
二、对外贸易结构变化
三、中国外贸发展的特点: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的重要地位
四、服务贸易的增长、规模与结构
五、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简要定量分析
六、贸易大国地位的形成和提升

第三章  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要素配置全球化及其意义.
一、中国吸收外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二、外商投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中国作为FDI东道国的地位及其变化
四、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和作为投资母国地位的提升

第四章  开放与本土产业竞争力提升
一、进口和吸收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二、减弱开放冲击的有利因素
三、开放的外溢效应及其促进作用
四、引进技术和利用国外市场:家用电器行业的案例
五、冲击后的重新崛起:洗衣粉行业的案例

第五章  开放推动体制改革
一、以开放促改革开创了全球范围内体制转型的成功范例
二、经济特区是我国以开放促改革的重要试验场
三、外贸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和动力
四、利用外资是促进全面制度创新的重要途径
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我国经贸体制与世界多边体制的对接

第六章  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与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
一、农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二、我国农业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三、从大豆产业剧变看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
四、国际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七章  对外开放、竞争与产业进步: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与发展的基本进程
二、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和发展相关的两个重要争论
三、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和发展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重要经验

第八章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逻辑
一、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
二、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融人全球金融体系的路径和逻辑
三、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路径与逻辑
四、金融业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最新趋势:中国扩大开放的国际背景
一、市场、生产和金融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
二、科技全球化成为重要新趋势
三、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进展迅速的全球化新形态
四、全球化深入发展与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第十章  开放新目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完善开放体制
一、全球配置资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完善开放体制:“中性”开放和制度性开放
三、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互促进
四、防范开放风险与推动改善全球治理
附录  对外开放30年大事记及重要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