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与布局研究<br> 第1章 国内外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与布局相关研究综述<br> 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是一个较宽泛的论题,本章在界定循环型工业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分类理论、配置理论和演进理论,区域循环型工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与实证,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与布局战略模式,中国区域循环型工业近期战略重点与战略转型模式及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与布局政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br> 1.1 循环型工业的概念界定<br> 从通常统计意义上理解,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农副产品的加工和再加工、采掘品的加工和再加工以及对工业品的修理和翻新等部门。生态工业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在企业群落的各个企业之间,组成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通过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系统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质和能量都得到充分地利用。循环型工业具体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企业层次、企业群落层次和国民经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济层次。在企业层次上,根据生态效率理念,要求企业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能源使用量、减排有毒物质、加强物质循环、最大限度可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服务强度。在企业群落层次上,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企业群落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废物输入输出关系即生态工业。在国民经济层次上,当前主要是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即在消费过程和消费过程后实施物质和能量循环。循环型工业的建立依赖于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内容的基本原则(称为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型工业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其重要性不是并列的。<br> 1.2 国外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与布局相关研究综述<br> 1.2.1 区域循环型I业行业结构理论相关研究<br> 1.2.1.1 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分类理论相关研究<br> 产业分类是将单个产业部门依据一定的同质标准划分为若干集合类别。国外区域工业行业结构的分类方法主要有:(1)马克思的产业分类法。卡尔?马克思对整个社会生产按其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为生产资料工业部门和消费资料工业部门。(2)工业化标准分类法。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将工业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与其他产业。(3)工业结构分类法将工业分为轻工业与重工业。产品单位体积重量大的工业部门即重工业,产品单位体积重量轻的工业部门即轻工业。(4)资源集约度分类法将工业分为自然资源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与技术密集型工业。(5)根据各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将工业划分为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br> 另外,产业结构分类理论还包括克拉克的产业分类法(又称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形态产业分类法,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日本产业标准分类法,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产业分类法,日本经济企划厅新产业分类法,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分类法,增长率分类法,三部门产业分类法和投入需求结构产业分类法。<br> 1.2.1.2 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配置理论相关研究<br> 国外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理论主要有:(1)区域经济专业化理论。区域经济专业化即根据劳动地域分工的客观要求,区域内的某些优势产业或部门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呈不断扩大的过程或趋势。(2)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理论是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平衡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产业配置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区域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br> 另外,还有列宁首先明确提出,并由斯大林发展的生产资料优先发展理论,投资优先顺序理论和筱原两基准理论等。<br> 1.2.1.3 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演进理论相关研究<br> 国外区域工业行业结构演进理论主要有:(1)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中提出的霍夫曼定理。日本经济学家盐野谷裕一在霍夫曼定理基础上提出的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理论。(2)根据工业化后期产业发展经验概括出的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理论。(3)由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并由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等发展形成的动态比较费用理论(扶植幼小产业理论)。(4)工业结构知识集约化(高技术化)及软化理论。(5)日本学者赤松(1960)提出的雁行形态发展模式。(6)美国学者弗农提出的产品循环发展模式。(7)后起的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技术集约型产业中采用的同时开发模式。(8)经济发展后起国家采用的跳跃式发展模式。<br> 另外,钱纳里等人从结构转变过程的角度将各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划分为六个变动时期。其中,第二至第五个时期为工业化时期,即工业化按人均收入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库兹涅茨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考察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特征:工业化起步时,GDP结构“两高一低”: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由于市场化有较大进展,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比重较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GDP结构出现“两升一降”的局面: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缓慢上升;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且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而工业化后期,第一产业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再度上升。库兹涅茨所揭示的各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反映了工业化演进的阶段性,当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结构中达到顶点时,标志着国家工业化任务的完成。对1955~1998年世界43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结构中的比重最高点值的考察,一般在40%-50%区间。<br> 1.2.2 区域循环型工业布局基本理论相关研究<br> 1.2.2.1 循环型工业区位论相关研究<br> 20世纪以来,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以新古典区位理论为主的发展阶段;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发展阶段;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发展阶段;以生产方式为主的发展阶段;以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主的发展阶段。通信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达促进全球化,区域发展在淡化距离传统约束的同时,更加重视区位的作用。以往的区位是国家意义上的空间分布,全球化的区位是全世界意义上的空间分布,区位的作用和意义更加复杂。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表明,区位并不单纯是选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区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区位理论,从如何选择区位发展为如何创造区位条件。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文化、政策、政治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br> 1.2.2.2循环型工业集群相关研究<br> 国外学者主要从产业集群的定义、分类、机理、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的关系、实证分析、研究层次和方法等方面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探讨。<br> 1.2.2.3循环型公司的空间分析相关研究<br> McNee(1960~研究了大公司的空间决策,克鲁默(Krumrne,1969)概括出公司地理研究的五个方面。20世纪70年代,公司地理研究侧重于公司与环境的关系,并总结出公司空间演变模型。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活动研究和中小公司及其空间集聚 的研究得到地理学家的重视。近一、二十年来,公司地理研究进一步深入,公司内外空间网络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受到关注。<br> 1.2.2.4 区域生态工业系统研究<br> (1)生态工业园的内涵与特征。①弗勒施(Frosch)和加洛波洛斯(GaUopoulos,1989)认为工业系统可以仿照生态系统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并由分解者和清除者通过再循环的物质循环过程,在企业之间建立共生关系,从而促使工业系统转化为生态工业系统。②洛(LOWe)、莫兰(Moran)和霍姆斯(Holmes)提出,通过环境管理和资源利用,寻求增强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协作,工业园区寻求一种集体的利益,这种利益大于所有单个公司利益的总和,这样的加工与服务业组成的商务社区即生态工业园。③科特(Cote)和。Hall(1995)认为生态工业系统具有以下特征:能够维持自然和经济资源,减少生产、物质、能量等方面的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产品质量、工人健康状况和企业公共形象,并能够及时提供由废物利用而获利的机会的工业系统。④美国Emact、洛哈尔(Lowe)教授认为生态工业园是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⑤格特勒(Gertler,1995)认为生态工业系统是指区域内一系列企业通过交换和利用副产品或能源实现在传统非链接模式下无法获得的收益,即原材料使用减少、能源效率的提高、废弃物的减少和有价值输出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加。⑥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PCSI),1996)指出:EIP(Entironment Industrial Park,生态工业园)是一种相互合作和与当地社区合作,以高效地分享资源(信息、材料、水、能源、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获得经济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同时,强化自己和当地社区人力资源的“商业群落”。EIP是旨在让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最小化,废物排放最小化,并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的有计划的物质和能源交换的工业系统。⑦Anenby(1998)提出生态工业系统包括资源开采者、制造者(加工者)、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四个基本要素。生态工业系统即通过系统中基本要素之间及其内部的交互作用,实现有限的资源输入和有限的废物输出。⑧科特(Cote,1998)等学者对生态工业系统的特征进行了阐述。科尔霍宁(Korhonert,200t)提出生态工业系统应具备四个基本生态特征,即循环性、多样性、本地化和渐进性。(2)生态工业园布局。生态工业圆的选址必须应用环境级效框架,尽可能使用已经开发的土地。把开发的地区与周边环境协调起来,把开发的区域看成一个生态系统。(3)区域生态工业系统分类。①生态工业园可分为全薪规划型、现有改造型和虚拟型。②生态工业系统大多被定位在生态工业园上,而生态工业园最初专指那些大型重工业企业之间建立资源交换关系的企业联合体,后来扩展到由各种中小型企业组成的混合工业园,虚拟生态工业园也是生态工业系统的一种形式。⑨国外学者对区域生态工业系统的分类主要依据两个维度:系统组成要素和地域空间。洛(Lowe)从地域空间的角度对具有不同地理位置关系的企业合作形式进行分类;朗贝(Lambert)和布斯(Boons)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企业特征的考虑。Schlarb、阿尔弗雷德(Alfred)将系统要素扩展到企业、社区、政府等多个层面,将生态工业系统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深化。(4)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设计。国外生态工业圆规划与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生态工业园的运转机制与设计要素。③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法。生态工业园设计项目包括选址、园区基础组织、单个设施和共享支持服务等,实施途径包括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方法。③生态工业园设计和运行的原则、基本战略和支持系统。生态工业系统的构建应遵循生态链原则、系统整体性和系统成员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多样性原则、多功能原则和高效性原则等五项原则。生态工业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可归纳为:通过大型制造<br> 企业、中小企业、公共组织、政府部门、消费者等系统成员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本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梯级利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尽量减少系统边界以外的输人,从而实现资源的<br> 有效利用和物质循环,使得整个系统对外界排放的废物量最小化。<br> 1.2.3 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与布局战略模式相关研究<br> 1.2.3.1 区域循环型工业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相关研究 区域工业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如下:(1)增长极模式(据点开发模式或点域发展战略模式)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ocois Perrous)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随后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和发展。把初始的增长极概念扩大到包括地理空间,典型的工作是布德维尔(J.Boudeville)强调的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20世纪60年代以后,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增长极的作用机制和构成条件,代表人物是汉森(N.M.Hansen)、拉森(Lasuen,J.R.)和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2)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纳?松巴特提出“生长轴”理论,即空间极化不仅发生在若干点上,而且也可以出现在连接各点的重要交通干线及其沿线的线状地带上。(3)点轴理论是由增长极与“生长轴”理论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最先提出在区域规划中,采用据点与轴线相结合的模式。(4)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是由H-H.科洛索夫斯基(1947)提出的,前苏联学者对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定义、分类、实质、结构与布局及经济效果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早将产业和地域结合在一起的区域开发导向模式。<br> 1.2.3.2 区域循环型工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相关研究<br> 国外学者主要从定义、区域创新系统分类、区域创新系统结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模式等方面对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进行探讨。<br> 1.2.3.3 区域生态工业发展模式<br> (1)区域生态工业的三种发展模式。①零排放生态工业园(Zero-emissions EIP)。所有的企业都在同一地方,它们组成的共同体向自然生态系统的排放为零。②虚拟生态工业园(Virtual EIP)。由不同地域的企业构成松散的联系,或由有关地域的公司构成网络。③生态发展(Eco.development)。非产业公司应用工业生态学原理,这种模式可通过团体、地方政府和非赢利组织或公司推动。(2)区域生态工业系统的两种发展模式:企业之间建立物资和能量交换的共生关系或者在企业、社区、政府等多方之间建立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才流等方面的合作关系。(3)区域生态工业系统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条路径:在特定工业园区内构建企业群落或者在城市以上范围的区域内建立产业链接。<br> 1.2.4 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与布局政策相关研究<br> 1.2.4.1 循环型工业集群政策相关研究<br> (1)集群政策是对产业进行扩充的工具,地方政策制定者可运用集群知识,扩充产业,填补缺口,使集群内的整个产业链逐渐趋于完整,而且,集群政策能够刺激竞争,加速经济增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