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刘国光改革论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42019
  • 作      者:
    刘国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刘国光改革论集》选取了刘国光最有代表性的文章组成,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国光,1923年11月23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46年毕业于云南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
    1946-1948年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助教。
    1948年9月-1951年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51-1955年苏联莫斯科经济学院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研究生。
    1955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所长和《经济研究》杂志主编等职务。
    1975-1980年借调到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工作。
    1981-1982年兼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1982-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82-1992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93年11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
    1993-1998年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8年5月27曰被波兰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2001年9月20日被俄罗斯科学院选为荣誉博士。
    2005年3月获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
    2006年7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推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现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理事会理事,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名誉理事长及其评奖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兼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大学教授。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等职。
    多年来,参加和领导过中国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重大课题的研究、论证和咨询,是当前中国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刘国光改革论集》所选的文章大多是过去30年间对中国经济改革和政策制定发生过直接影响的调研报告、政策建议、理论著作。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向读者展示了刘国光对当时改革方向的思考和阐述,对中央政策的解读,以及在政策探索中的理论交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献价值和理论价值,值得收藏和精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还很不牢靠
    第一,从字面L看,法律法规对证券经营机构的监管是很严的,以至于使证券公司觉得正常的业务活动也难以进行。于是违规甚至违法的活动十分普遍,形成法不责众的局面,在很多情况下只好违法不究,执法不严。《证券法》和其他证券法规是在证券市场十分混乱急需整顿的情况下制定的。当时,认为从严治市必须矫枉过正的想法是十分自然的,结果造成大部分机构和个人都有违法违规行为,如严肃查处势必打击面过大,证券市场无法承受,有关部门只好开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执法者想查就查,不想查就不查,拥有很大的法外的特权。监管者还常常把执法稽查当作调控市场的手段,市场低迷时就放宽执法,市场火暴时,就杀鸡吓猴。这种法外特权使得证券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经常阳奉阴违,以一种侥幸心理面对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第二,我国的证券公司建立之初,常常是由一个或几个能人筹备组建。当时,懂得证券知识的人很少,很难对这些能人的品行作过高的要求。初创时期条件很差,也很难对他们有过多的约束。因此,证券公司普遍存在管理不透明、一人说了算,以及拉帮结派的江湖习气。在主要负责人不更换的情况下,违法违规、损公肥私等问题很难发现,更难查处。在日常业务中,在小集团利益或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很难有机制保证公司的利益。可以肯定地说,通过证券公司实现的利益转移或国有资产流失决不是个别现象。
    第三,在经纪业务方面,回扣现象相当严重,透支交易和佣金返还的现象远未杜绝。挪用客户保证金是各大证券商再也无法隐瞒的事实。解决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的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
展开
目录
作者自序
一、计划与市场——改革初期的理论探索
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79年)
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1982年9月)

二、双重模式转换——“两个根本转变”决策(1995年)的先行论证
略论两种模式转换(1985年8月)
试论我国经济的双重模式转换(1985年11月)

三、双向协同,稳中求进——中期改革(1988-1995年)规划思路
稳中求进的改革思路(1987年12月)
附录:谈谈中国经济学界对近期和中期经济改革的不同思路(1988年)
正视通货膨胀问题(1988年3月17日)

四、社会主义商品一市场经济理论——为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作理论宣传准备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问题(1991年10月15日)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几个问题(1992年9月19日)

五、宏观调控三段论——抑通胀、抑通缩、中性双防
论“软着陆”(1997年1月)
略论通货紧缩趋势问题(2000年2月)
宏观调控若干问题的思考(2004年2月、5月)

六、淡出“优先兼顾”,突出“社会公平”——为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大更加重视社会公平的决策鼓与呼
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在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春季座谈会上的讲话(2005年4月)
把“效率优先”放到该讲的地方去——在2005年经济形势分析与经济秩序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2005年10月)

七、近期文选
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2005年7月)
关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2007年6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