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30665
  • 作      者:
    马国川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名家30年访谈书系。《名家30年访谈书系》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时刻,重点推出的系列丛书之一。这套书,针对改革开放30年来表现相当活跃、成就非常突出的思想、经济、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六个领域,分别遴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家,进行一对一采访,力图通过他们的感性亲历和理性提炼,呈现“改革开放”这个大主题在宏观和微观、文化与生活方面的运演轨迹,再现“改革开放”这一洪流对社会与个人、命运与细节的滋润熨帖。同时,访谈也是一种美的形式,访者、谈者与读者,沉浸于共有的记忆,亲切而和谐。
展开
作者简介
    马国川,《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河北威县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已出版《大碰撞:2004-2006中国改革纪事》、《争锋: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问题》、《观察:26位热点人物解读中国话题》、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共和国部长访谈录》(后两本均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共和国一代访谈录》(华夏出版社“马国川名家访谈系列之一”)。其中《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争论的作品,被评为“2006年十大好书”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采访了我国十位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对推进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以及经济政策的制定都曾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听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谈改革30年中他们的思想转变过程,听他们叙述我们改革的历程,对我们反思和推进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1 土地承包制<br>    从土改到合作化<br>    马国川(以下简称马):您是深刻影响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有人称您是“中国农村改革之父”。<br>    杜润生(以下简称杜):要说中国农村改革,那是从上到下无数人努力的结果,尤其要归功于农民自己的创造精神。我一个人的贡献是有限的。而且,许多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br>    马:土地改革是中共农村革命之始,您在《自述》中也使用了很大篇幅讨论土地改革和它的历史意义,您的主要看法是什么?<br>    杜:土地改革的意义特别重大,一直影响到当初的“合作化”和今日的“包产到户”,决不能简单地贬之为“历史的陈迹”。有人说包产到户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是不对的,它只是回到了土地改革。关于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以往人们认识的并不充分,我特别强调了国家通过土地改革,重组了基层,使上层和下层、中央和地方整合在一起,中央政府获得巨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人们以为旧中国是“政权不下县”,因此打通基层,意义尤为重大,是向现代社会转化的一个必经步骤。当然,当年土地改革的某些做法是有问题的。这也无庸回避。<br>    马:哪些问题呢?<br>    杜:例如,土地改革是一场大革命,是对传统观念的巨大冲击,它没有严格地依法保护劳动者财产利益,留下了不利影响。影响所及,今日实行市场经济,也难以确立交易信用。在土改中,剥夺地主、扫除封建剥削是合理的,可是“打乱平分”就有负面影响,侵犯了中农利益。土改后实行合作化期问,合作占有和财产归大堆,两者之间政策界线划分也不够严格。<br>    ……
展开
目录
1 土地承包制<br>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来龙去脉<br>3 改革处于胶着状态,必须继续解放思想<br>4 从「吴市场」到「吴法治」<br>5 股份制是过去30年中最成功的改革之一<br>6 一部未完成的产权改革史<br>7 渐进式助推中国转型成功<br>8 中国的转轨经济学<br>9 双轨制和企业家理论<br>10 连接现代经济学和中国经济改革<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