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经济学30年:1978-2008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2230
  • 作      者:
    张卓元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卓元,经济学家。广东梅县人。1954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学院经济系。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所所长兼《财贸经济》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价格学会第二届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经济学文摘》主编。著有《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生产价格》、《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价格、成本与利润》、《论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社会主义价格理论与价格改革》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学探索和研究最为活跃、作用最为显著的时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丰富发展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由著名经济学家、多次参与党和国家重要文件起草的张卓元先生主持撰写的这本著作,尝试对30年中国经济理论探索和创新进行系统阐述,展望了中国经济学发展前景。本书是一部精萃的当代中国经济学史,展现了中国经济学艰难创新的步履,对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世界司持续发展买践
    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可持续发展得到世界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以来,可持续发展就从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转入实践和探索阶段。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开始在考虑本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几乎所有国际组织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了反应。各国都根据自己发展的实际,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于世界的复杂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纲领,不同国家与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特点和要求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从各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情况看,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侧重点和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发达国家侧重于加强环境保护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强调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而发展中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则主要是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解决人1:3、健康、教育、安全等社会问题,在发展中提高保护环境与生态的能力。
    (一)欧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欧盟早在2000年制定的里斯本战略中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政策来实施。里斯本战略的目标就是:“到2010年,将欧洲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经济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战略以建设和谐社会、振兴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三大支柱,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创欧洲美好未来。欧盟密切关注世界环境不断恶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并积极制定本地区环境保护政策;增加投入,组织大型环境科研攻关计划;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鼓励民众参与各项环保活动;促进国际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社会共同面对世界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挑战。欧盟的战略和政策内容是:《欧盟战略条约》、《欧盟“第五个环境和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振兴经济,增强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白皮书》、《21世纪议程》、《欧盟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等。
    在欧盟的总协调下,不断密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集中精英科研力量攻克难关;鼓励欧洲投资银行积极参与绿色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工作;大力扶持经济和科研实力较弱的成员国,促其高度关注和落实欧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防一些国家的环境继续恶化,为全欧绿色技术的均衡发展创造条件。①
    (二)日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4年颁布的《21世纪行动纲领》,系统地反映了日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这份文件针对日本出生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目的在于保持日本社会的活力;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能源供需平衡、经济发展的三位一体的环境政策;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开发新的再生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努力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这份文件要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环境可以承担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针对大气污染主要源头之一的能源工业,日本政府采取了政府引导与投资相结合的治理办法。同时,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了石油的使用量,增加了天然气、核能、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量,使得日本的大气中CO,含量大大降低。日本调整了能源密集型的重工业,转而积极发展能源消耗较少的电子产业与高新技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气的污染程度。日本还陆续建立和完善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如《公害对策法》、《环境污染控制法》、《环境基本法》、《节能法》等,这对控制污染,维持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巴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巴西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以下7个部分组成:逐步消除贫困;合理利用能源;建立新的交通体系;建立生态平衡经济发展区;发展农业多品种种植和食品多样化;开发多样化生物产品;强化可持续发展手段,把培养人才、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可见,巴西把逐步消除贫困作为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把经济发展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地位。
    贫困是阻碍巴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反贫困是巴西2l世纪议程中最具优先的国家行动。在巴西,不同地区之间社会和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尤其是城乡差别,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和所能获得的基础服务方面。为了反贫困,政府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以及对公共政策(包括环境政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分配的天平向贫困阶层倾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用“可以种出来的能源”(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2002年,联邦政府推出“巴西全国生产和使用生物柴油计划”(PNPB),计划目标为:2008年1月开始,将在全国燃料消费中,添加2%的生物柴油,到2013年1月该比例将上升到5%。在石油文明向生物质能源为主体的现代文明转换上,巴西成为世界的“领头羊”。
    (四)印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印度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行动主要体现在:
    第一,环境保护。其主要内容是调查环境现状,评估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影响,控制污染和弥补环境所遭到的损害,在若干个大学内设置有关环保问题的研究机构,动员民众参与((1986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
    第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研制和推广生物肥料、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等方面努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控制人口与消除贫困。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与少儿健康计划”。
    第四,政府行为和公民参与。
    (五)美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美国于1993年7月为了贯彻里约环发大会精神,成立了“总统持续发展理事会”(PCSD),负责执行联合国环发大会《21世纪议程》,制订国家持续发展战略及国家行动计划。美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主要是: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增加工作职位、生产能力、薪金、资信、知识和受教育机会,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废物和贫穷;要改革,选择一条以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为共同目标的发展道路;不断减少在教育、就业和环境风险方面的不平等,是达到经济增长、环境舒适和社会公平的关键;在未来25年内,必须继续努力,使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消费者的影响力,能迅速带动环境事业的进步;一个基于科技革新、增加效率和扩充市场的经济增长是通向繁荣、公平和优质环境的社会的必要条件;环境保护的法律必须能继续提高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PCSD就美国可持续发展提出了10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对美国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平等至关重要的目标:健康和环境、经济繁荣、平等、自然保护、服务管理、可持续发展社区、市民支持参与、人口、国际义务、教育。
展开
目录
前言
总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创新
第一节 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演进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第三节 渐进改革、增长奇迹和宏观稳定
第四节 开放理论
第五节 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创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改革开放30年最主要的经济理论创新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尊重价值规律作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第一步
第三节 1984年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决定性步骤
第四节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确立和随着改革的深化而日臻成熟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与若干规律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经济理论界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确立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确立,打破了公有制和国有制一统天下的禁锢,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确立,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要求寻找能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第三节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
第四节 消除体制性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企业理论创新——从国有企业改革步步深化视角
第一节 30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进展和现代企业理论创新
第二节 国有经济的定位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第三节 引入竞争机制和加强政府监管——国有特大型垄断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理论日臻完善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存在实现问题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确立后市场理论的进展与突破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确立后重点转为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第四节 打破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规范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价格改革成功实践与理论创新相互促进
第一节 在改革大潮下价格理论争论和创新
第二节 价格理论创新有力地推动价格改革一枝独秀
第三节 广义价格改革论的提出和新世纪深化生产要素与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任务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理论的研讨与进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若干评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特色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与创新
第一节 1985年“巴山轮”会议,开启了宏观经济管理研究的新阶段
第二节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宏观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与进展
第三节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公共财政体系的确立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念的由来:一个基本脉络
第二节 找寻“公共财政”与以往“财政”的区别点:戏剧性的经历
第三节 在改革实践中把握公共财政的实质内容
第四节 公共财政是一种财政制度安排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金融理论创新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和金融改革
第二节 与货币化进程有关的金融理论创新
第三节 与资本化进程有关的金融理论创新
第四节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金融对外开放的理论创新
第五节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对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六节 中国金融理论创新的简要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收人分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分配理论研究回顾
第二节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分配理论步入了新的领域
第三节 分配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第四节 关于收入差别的讨论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创新
第一节 对农民三大实践创新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
第三节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探索
第四节 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概括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理论与政策探讨
第一节 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思路的逐步深化
第三节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节 结论与延伸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主要进展与创新
第一节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节 关于我国城市发展道路的争论
第四节 近30年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简要评价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资源经济学应运而生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三节 资源经济学的发展和成熟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对外开放理论研讨与发展
第一节 外贸理论
第二节 外资理论
第三节 外汇理论
第四节 关于区域开放理论
第五节 关于涉外经济法制建设
第六节 简短的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改革开放30年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西方市场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西方经济学的介绍及引进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学研究及实际经济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