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破除封建“人治”意识,树立现代市场经济“法治”理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就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主张,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主法制的进程。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依法保护产权,依法保护经济主体公平竞争、自由贸易、等价交换的法制经济,但由于几千年封建集权的残余思想的影响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我国“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影响市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治思想的实质是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和制度对权力无法实施有效的制衡与监督。人治的特征是以权限的大小来决定资源配置的力度和范围。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不受任何监督,可调动天下一切资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建帝制被推翻以后,皇权思想演化为“一把手”决定一切事务。目前社会广泛流传的“老大”、“老板”、“头”便是对“一把手”的一些别称,这些称谓的广为流传也表明了权力集中于“一把手”的现实。邓小平同志1980年就批评过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①我国已查处的许多腐败大案表明,权力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衡往往是造成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采取的是体制外的放。权让利的渐进式改革,中央扩大了各级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事务中的决策权、控制权等。这一措施在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同时,强化了权力本位的人治思想。在实际生活中,按领导批示、批文办事,靠开会传达领导人讲话推动工作是很常见的,法律条文反而可能被置之脑后。按管理职责及规章制度应该主动办的事情,因无领导批示或讲话,便可视而不见,或拖着不办;或者是领导批来批去,会议议来议去,各部门转来转去,最后还是无法落实。现实生活中,有些基层政府及办事机构本该给老百姓认真办好的事没有及时解决,老百姓只好层层上访,往上面找领导批示或要一个说法,于是形成了独特的,“上访文化”与“批示经济”。这与封建社会的“拦轿告状”是一脉相承的,是“人治思想”、“清官文化”的表现。这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影响了社会和谐。必须破除人治意识,牢固树立法治思想,崇尚法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