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507292
  • 作      者:
    王培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研究》通过对产业安全模式的国际比较,面对许多国家维护本国产业安全的模式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呈现出多样化这一趋势,对我国建立产业安全预警体系做了系统的机理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成分——BP神经网络的产业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旨在建立一个具有自动获取预警信息、自动报警的智能功能、实现实时监控的产业安全预警体系,为我国产业安全监控、预测、警示和防护提供了一种决策工具和预警维护技术。其主要包括产业安全一般性理论研究与相关文献、我国产业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产业安全模式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产业安全模式选择等。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培志,1964年生,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现任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级课题15项。主编《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等专业教材12本,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财政研究》、《国际贸易》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研究》第1章对国内外产业安全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产业安全理论的渊源到产业安全理论的最新发展,从外资、贸易、产业国际竞争力等不同角度研究产业安全的理论以及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目的在于对国内外涉及到产业安全的思想、理论和学说以及政策做一个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为本项研究铺垫厚实的理论基础。第2章对我国产业安全现状及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各种因素作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在中国市场日益开放的条件下,中国产业安全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和多变,一些原有的优势正在消失,而新的优势也正在成长。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隐患逐渐凸显,各项因素的力量消长使中国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本章的研究就是为了揭示当前我国产业安全的总体状况,从我国的资源禀赋方面、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状况、外资引入及产权机构等方面对我国产业安全现状及影响和可能影响或已经影响到我国产业安全的国内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全面考察了我国产业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第3章有创新性地把各国的产业安全模式从保护主体、保护策略和保护手段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的产业安全模式和产业政策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从而实现其产业核心价值、维护产业安全的发展规律;同时揭示了产业安全的模式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并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应不断调整的产业安全模式和产业扶持政策;强调在WTO框架内,对于重要产业,采取“倾斜性产业政策”,对于尚未完全开放的产业,采取“竞争性产业政策”,从而实现国内竞争然后是国际竞争,对于外资大规模进入的产业,采取“协调性产业政策”,追求更为协调的产业发展环境,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以期提高产业政策的效率和效力。第4章构建了我国产业预警体系。正如前面所阐述的产业安全预警监测工作已成为许多国家维护产业安全、有效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手段的基础性、前瞻性、监测性、警示性工作。我国产业安全预警体系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章初步提出了基于主成分——BP神经网络的产业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从而拟构建一个具有自动获取预警信息、自动报警的智能功能、实现实时监控的产业安全预警体系,为我国产业安全监控、预测、警示和防护提供了一种决策工具和预警维护技术。第5章主要提出了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战略选择和政策措施,将维护产业安全的政策纳入到一个完整的和谐的政策体系,拟构建一个基于我国产业安全维护模式与政策协调的产业安全政策体系,通过比较我国产业安全政策决策的形成、执行和绩效以及对政府规制等关系协调方面与国外相同经济类型国家产业安全最有效政策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结合我国目前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国内外环境,系统而有前瞻性地构建我国的产业安全政策体系。
    从产业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许多国家在维护产业安全方面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如果从保护策略、保护主体和保护手段来看,不同国家采取的产业安全模式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一直是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依据,维护产业安全是一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研究》通过对产业安全模式的国际比较,面对许多国家维护本国产业安全的模式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呈现出多样化这一趋势,试图结合我国自身的产业发展特点,寻找适合我国的产业安全模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研究》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建立和启动产业预警体系。根据各国的实践证明,产业安全预警监测工作已成为维护产业安全、有效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手段的基础性、前瞻性、监测性、警示性工作。建立产业预警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影响产业安全的各项指标变化的实时检测,分析其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发布重要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实质性损害威胁或危机产业安全的预警信号,为及时、有效地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提供资料和数据,实现产业保护工作的前置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研究》对我国建立产业安全预警体系做了系统的机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成分——BP神经网络的产业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旨在建立一个具有自动获取预警信息、自动报警的智能功能、实现实时监控的产业安全预警体系,为我国产业安全监控、预测、警示和防护提供了一种决策工具和预警维护技术。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产业安全一般性理论研究与相关文献
    1.1  产业安全理论的发展历程
    1.1.1  产业安全理论的萌芽
    产业安全是最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一个概念,但对产业安全进行研究的经济思想却可以追溯到很远,散见于早期至近期的各种学派的经济理论之中。    维护产业安全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的保护关税思想。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资产阶级革命等等现象,预示着资本主义时代即将到来,它们无一不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此时,为适应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理论即重商主义。它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在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商业资本起了突出的作用,因此重商主义追求商业资本的增加和货币的累积,他们认为只有金银货币才是财富,对外贸易才是获取财富的源泉。为了积累国内财富,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扩大出口,限制进口。
    早期重商主义代表威廉·斯塔福特(1554~1612)于1581年发表了《对本国同胞若干不平意见之批判的记述》一书,在这本书中体现了他保护关税的思想。斯塔福特认为由于输入商品,就要使货币流出,因此,从外国输进商品来是有害的,尤其是输进自己国内能够生产的商品来害处更大。“如果能够禁止外国入口,国内只要课以较高的关税,那么在我们国内很快就可以使成本低于外国”。这也代表了早期重商主义的观点。
展开
目录
第1章 产业安全一般性理论研究与相关文献
1.1 产业安全理论的发展历程
1.2 产业安全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我国产业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从要素禀赋看中国产业安全
2.2 从产业结构分布现状看中国产业安全
2.3 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看中国产业安全
2.4 从引进外资看中国产业安全
2.5 从产权制度构建看中国产业安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安全模式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产业安全模式选择
3.1 发达国家产业安全模式
3.2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安全模式
3.3 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模式
3.4 产业安全模式的国际比较
3.5 中国产业安全模式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安全预警体系的建立
4.1 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涵义及功能
4.2 产业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分析及构建
4.3 基于主成分——BP神经网络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
4.4 产业安全预警系统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入世过渡期后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战略选择和政策措施
5.1 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指导思想
5.2 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战略选择
5.3 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战略手段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