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我的经济理论研究简要回顾
一
在粉碎“四人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面对“左”的理论与实践,我在教学与研究中经常处于困难境地。几乎每次“左”的政治运动,我都会受到冲击。在理论研究中,只好转向《资本论》中的基本问题和某些较无风险的纯理论的题目。粉碎“四人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有一种在政治理论思想上的“解放”感,积极参与了理论工作中的“拨乱反正”。针对批判所谓“修正主义的唯生产力论”及宣传上层建筑决定论、生产关系决定论,我在《光明日报》1978年4月10日和6月19日先后发表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略论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并在《哲学研究》1980年发表了《关于生产力的内容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此文超越了生产力二要素、三要素的框框和争论,提出生产力多要素论。并且说明:长期以来,“把生产力的内容理解得很狭窄,它的许多因素曾在长时期被忽视了。如片面强调人的因素而忽视物的因素;在物的因素中片面强调生产工具的作用而忽视原材料、电力和其他能源等的作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没有加以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强调群众运动,而忽视甚至鄙弃科学技术和科技人员的作用,还不断批判‘技术至上’、‘专家路线’;强调政治的决定作用,而忽视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的作用。”
针对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成长着的共产主义与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两种因素的斗争”作为搞“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根据,我在1978年的《经济研究》第4期发表了《驳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两因素论》。当时还曾流行一种关于“过渡时期”的“新”理论,硬说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是指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过渡时期,因而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是过渡时期。对此,我在1980年的《教学与研究》第2期发表了《我对马克思“过渡时期”理论的理》,肯定“过渡时期”只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时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