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柏林卫戍团<br> 自以为是的一战战胜国从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订的那一刻起便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了祸端,寻根究底其实原因很简单——允许野心未泯的德国在普通警察之外还可以拥有属于其自己的职业军队。尽管在数量上相当有限,只有区区10万人,但也就是这所谓的10万军队,成为了日后希特勒在欧洲翻江倒海的军事资本的基础。德国人对于这支军队的定义很简单——一支严格意义上用以维持秩序的力量,对抗国内可能出现的动荡局面,阻止布尔什维克对德国的进攻。<br> 在这10万军队的组建过程中,德国人很自然地认为有必要在他们的首都柏林驻扎一支“靠得住”的部队,因为很多任务单靠警察是无法完成的。比如在首都镇压可能的政变、为国家元首级人物的正式访问、葬礼、阵亡将士纪念日提供绝对安全的保卫等等都需要这样一支部队。所有的一切都促成了之前这一幕的发生,时间是在1921年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国防部门为柏林卫戍团送去了整个帝国的精英!<br> 但世事难料,刚建成不久的柏林卫戍团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很快便成为议会左翼政党的眼中钉、肉中刺,有些政客相信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军队的威胁。1921年6月19日,迫于议会的压力,初露端倪的柏林卫戍团宣告解散。可凡事都有峰回路转的时候,没过多久,由于政府高层考虑到,在柏林建立一支用来执行保卫和其他各类执勤任务的部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就有了一个相对折中的方案——总部卫戍队(KommandoderWachtruppe)就此出炉了。不知道是出于巧合还是其他的原因,该部非常“睿智”地省略了诸如营队或是特遣队之类的名称,原因很简单——任何一支曾经效力于总部卫戍队的德军连队在柏林的使命仅仅将维持三个月,三个月之后,他们又将各奔东西,回到自己原来的驻地,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的德国国防部门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一直保留了这支部队的名称和所属编制。<br> 总部卫戍队在编制上包含了7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连,运气好的时候还会有1个炮兵连。这些连队由魏玛共和国那著名的7个师按顺序轮流供给,一般是以三个月作为一个周期。在履行完三个月的勤务之后,这些连队将返回他们原来所在的部队。而在这三个月的日子里,这些幸运连队仍将留有许多其原属部队的特色。诸如,在每个士兵的肩章上仍刻有原所在团队的号码、保留着原有的编制结构,唯一称得上显著的变化就是当他们在柏林的这段“光荣”的日子里,军队高层会赋予他们一些特殊的称谓,诸如:柏林卫戍1连、柏林卫戍2连等等,这样奇特的称呼一直延续到1934年8月31日。<br> 其实这种颇富创意性的尝试(即由分布在德国各地的每个师提供1个连队)倒在当时的德军中引起了相当不错的反响。可以这么说,总部卫戍队反映了当时整个德国军队的情况,因为它的士兵几乎来自德国的各个地区,每个连队、甚至是每个排都保持了与别人所不同的地域性特征。也许正是因为总部卫戍队的与众不同,为了能获得参加这支光荣部队的资格,几乎整个德国陆军的每个连队都会使尽浑身解数进行激烈但又不失风度的竞争!<br> 弗兰兹?比斯霍夫(Franzbischoff)曾是总部卫戍队第7连(均来自巴伐利亚)中的一员,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他在这支部队里的见闻和那些来自别的连队的奇特的地域性习俗:……毫不夸张地说,每个连队住处的大厅和房间都像是一个博物馆,摆设着来自整个德国的家具,它们会“告诉”人们这支部队的由来。在士兵宿舍的墙壁上,甚至是屋顶上,到处贴满了带有地域特色风情的画卷、口号和标语,当然女人也是不会少的。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刚到部队的新兵丝毫不用担心会走错队,因为几乎每个连队都会操同一种地域口音的德语,相信总没有人会傻到在找老乡的时候出岔子吧!每逢喜庆日、圣诞节和许多其他重大事件时期,各个连队总会想着法地展示自己的地域特色。作为我们整个连队中服役期最长、威望最高的指挥官——霍夫梅斯特(Hofmeister)少校,对于他的部下兼老乡在整个德意志帝国的首都仍操着一口流利的巴伐利亚语采取了支持的态度,在他看来这能让士兵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在国庆日、圣诞节和狂欢夜的晚上,我们会在营地里穿着巴伐利亚服饰、唱起岳德尔歌曲,这一幕往往会使路经的普鲁士客人驻足观赏。如果说在我们的营地里,还有什么地方能吊起我们这么多男人胃口的话,那就应该是被我们美其名日“巴伐利亚餐厅”的地方。实际上那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啤酒地窖。我们用自己的钱建造了这样一个地窖,虽然简陋,但却搞得还算不错。要知道在军营里想要随时随地喝上一杯巴伐利亚啤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的日子真是舒坦!当然,我们还能时常见着不少大人物、军队高官、政府高层甚至是其他的一些社会名流,他们会像参观动物园一样来这儿逛上一圈,看着我们指指点点说上两句之后就坐着奔驰晃晃悠悠地离开。说到我们吃的食物,那可是最让我感到兴奋和自豪的,都是来自巴伐利亚的好东西啊——烟熏肉(Geselchtes)、肉饼(leberkas)、烤猪蹄(Weibwurst)和蹄髈(Brathand'l),有的甚至还是空运来的,这可是将军级的待遇啊!对了,还有上好的英格尔施达特啤酒,这可是直接从酿酒厂用卡车运来的……每当看到队里的老战友要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其实也就三个月,但已经可以在每个战士的心中留下一段难以泯灭的记忆),酒窖侧面那一幅动人的壁画将是大伙离开前投注目光最多的地方!——(以下是壁画上所刻写的内容)<br> “不要苛求我们的战士;<br> 让他们在这儿玩得开心、让他们学会亲吻:<br> 有谁知道,可能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在战场上英勇地死去;<br> 在那一刻,可能没有人会去猜想还会过多久……”<br> 在莫阿比布特,总部卫戍队的每个连队都以自己独特的地域风俗习惯存在着,但一旦他们拿起手中的武器、执行共同任务的时候,这种地域之间的区别就会消失。乍听之下会让人感觉他们日常的任务很轻松——警卫工作,但只要你能看看下面这张名单,就能明白总部卫戍队意味着什么:战争纪念塔(WacheEhrenmal),这里的警卫是总部卫戍队的第一要务;<br> 国防部大楼的警卫(WacheReichswehr-ministerium),最多时卫戍队会在这里部署超过90名士兵;<br> 勃兰登堡门的执勤任务(BrandenburgGate);<br> 德意志军事法庭的日常警卫(WacheKriegsgerich),这或多或少是因为在这个象征着肃穆和尊严的法庭里,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失窃案件;<br> 大德意志总统宫殿日常警卫(WacheReichsprasidentenPalais);<br> 装甲部队司令部警卫(WachePanzer-Truppen)。<br> 其他属于次级任务的警卫工作包括:<br> 军火库警卫(Heereswaffenamt);<br> 总参谋部警卫(OberbefehlshaberdesHeeres);<br> 国防部警卫(一般此处的人数在40到50之间)。<br> 明白了吧,这就是总部卫戍队,一支几乎守卫着柏林所有要害部门的卫戍部队!<br> 整个的警卫工作将持续一整天(注意,这里指的是24小时),所有的连队都必须在任务的前一天就做好准备。作为柏林街头的一道风景,乐队游行将在每个星期日、星期二、星期四各举行一次。所有参加游行的90多名卫兵将要在军乐队的伴奏下,从莫阿比布特营地出发,中途穿过勃兰登堡门,沿着著名的岑登大道直至战争纪念塔。整个游行部队的指挥官(通常也是发号施令的人)会骑着那匹被人们亲昵地称为“阿拉里克”(Alaric)的白马走在整支部队最前面(此马也从此一跃成为马中名流,成为许多柏林市民茶余饭后的话题)。<br> 除了游行时的观赏性之外,军队高层还三令五申要求在执行游行任务时必须显示出普鲁士人特有的精准。为了能确保这一点,即将参加游行的士兵必须事先一遍又一遍地在营地里预演着游行的整个行进过程,还会在大比例的城市地图上指指点点,精心策划着游行队伍的集结、分列式和出发点。第7连的指挥官霍夫梅斯特少校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游行组织行家,所有的策划和安排都由他一人来统筹(若干年后,当霍夫梅斯特在总参谋部供职时,他在那里的第一要务还是负责游行策划)。在执行完日常必需的工作任务之后,士兵们会在空闲的时间里漫游整个大德意志帝国的首都,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历史古迹和宽阔的大道吸引着这些来自边远省份的日耳曼小伙子们,如果遇上放假,去波茨坦和附近名胜旅游会是他们的第一选择。<br> 随着“可怕”的第三帝国的诞生,卫戍队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1934年的秋天,当时的德军高层将总部卫戍队更名为柏林卫戍队(WachtruppeBerlin),并在两年之后(也就是1936年)的秋天扩大到了8个连队。所增加的那个连一般被称为本部连,包括一个信号兵排,两支小型乐队和相关指挥人员等等。在当时,这支被赋予了神圣使命的队伍依然没有装备重型武器,唯一曾经被指派到该部的炮兵连也被调往胡特伯格(Juterbog)。<br> 从1935年开始,由纳粹政权一手扶植起来的新一代德国国防军,给这支能时常在柏林街头游行的特殊部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时任德国陆军总司令的冯?弗里切上将(此人命运比较悲哀,在1939年进攻波兰的战斗中据说毙命于盖世太保的黑枪)在1937年6月23日亲自下令将柏林卫戍队升格为柏林卫戍团。<br> 在这一阶段中,柏林卫戍团除了团指挥部及其相关附属部门之外,还有那7个依旧保持着地域特色的连队。但无论如何,现在这支部队已经开始拥有了一套完整的指挥机构,包括团指挥官、参谋、连指挥官以及士兵和内务所需人员,此外,其他许多相关的辅助人员也一应俱全!<br> 柏林卫戍团中的大多数人员还是来自国防军各个军区所提供的精英。与总部卫戍队时的三个月一轮班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士兵要半年轮换一次。而军官和士官的轮换时间更是长达一年,所有人员不仅要在技战术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身高必须超过1.8米),还必须在政治上极为可靠。也许最能让卫戍团士兵们感到与众不同的就是那刻有哥特式字母“W”的肩章(当然军官们的肩章也是如此)。可别小看了这点,它充分显示出了国防部高层对这支部队的期待和眷顾有加。至于各军区向柏林卫戍队输送人员的过程,我们就举个例子来说吧。现授命第4军区向柏林卫戍团输送一批“精英”战士,该军区下属的第101步兵团就会从每个营里挑出4名士兵(或军士),将他们送到柏林卫戍团第4连。这些人员会在那里轮岗,其中的一半服役到春季,另一半服役到秋季,这样在第4连中总会有半数人拥有在柏林卫戍团服役的经历。还有一件事情最能让这里的士兵们感到高兴,从1938年起,柏林卫戍团的每位官兵每天还能多拿一格罗申(相当于四分之一便士)作为特别的补助津贴,就每个月来看,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也够让其他国防军的士兵们羡慕一阵子的了。<br> 当然,游行和保卫工作仍然是这个团的主要日常执勤内容。我们可以从该团团史的备忘录摘要中了解些许该团在战前所参加过的重要活动(包括军事):<br> 1938年9月10日至13日——德国纳粹党建党日庆祝活动;<br> 1938年10月3日——象征性地入驻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br> 1939年5月28日——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访问柏林时的仪仗队;<br> 1939年4月20日——几乎团里所有人都出席了元首的生日庆典游行(只有一个连队除外,但即使是该连也在负责整个游行地区的保卫工作)。<br> 当然,上述这些仅仅只包括在严肃的政治场合里,而在许多“特别”的地方,我们依然可以见到这支队伍的身影:<br> 拍摄相当数量的宣传纪录片——最出风头的那次当属1934年在纽伦堡纳粹全国大会上的那部《意志的胜利》,曾获得纳粹国家奖、威尼斯电影节金奖、巴黎电影节法国政府大奖等一系列奖项。<br>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的宣传片《奥林匹亚》,也获得了四个国际大奖。而由该团所派出的士兵还参加了这届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很大地提高了该团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br> 1938年10月1日,德国国防部下令要在第三帝国的第二首都维也纳组建一支维也纳卫戍营(WachbataillonWien.维也纳保卫营),这支部队几乎是柏林卫戍团的翻版,不仅所有的规章制度和训练科目几乎相同,就连其部分骨干也是来自于柏林卫戍团。来自第8连的坎德特和辛格少校就带着相当数量的军士来到维也纳,帮助组建这支刚刚成立的卫戍营,但不知道是出于何种原因,在不久之后他们就又返回了。<br> 同样是在1938年(大约是在6月),上级又下令该团每个连队必须有15至20名士兵和与此相应数量的军官随时待命,准备在高级军官外出访问期间担负起要员人身安全的保卫工作,行动代号为“Fuhrerreise”。在每次这种行动开始前,每个连队都会收到一个密封好的信封,感觉就像现代版的007。<br> 至于柏林卫戍团平日里的操演,曾在该团服役过的士兵是这样回忆的:团队的日常训练一般被安排在每个星期六进行,这时全部8个连队都会在莫阿比布特军营的操场上集结,连长和参谋人员会站在各自队伍的中间,他们的前后被乐手们包围着。随着乐队演奏出一组组气势磅礴的进行曲,整个团也开始表演正步行军。走了两圈之后,团指挥官会示意停止,紧接着就是实弹射击训练。这时,乐手们将开始操练正步……这样机械式的训练通常要持续一整个上午。<br> 1939年4月6日,也许是柏林卫戍团历史上最不寻常的一天,陆军总司令发布了如下命令:<br> 在1939年秋天到来之前,柏林卫戍团将被彻底改组。你们得到了一个非比寻常的新头衔——GD步兵团。此后柏林卫戍团就不会再以现在的形式存在了,国防部将会在6月底之前给你团陆续补充优秀的军官和士兵。<br> 乍听之下似乎除了名声更响亮一些之外,没有别的太大的变化,其实这当中的玄机多着呢。这道命令也就意味着从此柏林卫戍团不用再依靠别的部队来提供人员,到了秋天该团就可以训练真正属于自己的新兵、拥有自己的预备队了。也就是说,柏林卫戍团将不再是一支只会在大路上晃悠的“样板部队”了,他们将会像其他部队一样被派往前线,证明自己!当然,那些光荣的游行和警卫工作仍将继续。<br> 然而,德国人固有的严谨使得柏林卫戍团的日常事务并没有被改组所打乱。唯一的变化发生在团部,在那里,参谋人员已经开始了必要的计划编制和文书工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莫阿比布特军营已经开始新营房动工的准备工作,草图早已在建筑家们的笔下完成(1939年4月14日该团进行了新营房的奠基仪式,施工旋即便开始了,但可惜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终营房并没有能按计划完成)。<br> 1939年6月12日,正式的命令终于下达了(尽管里面的内容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前柏林卫戍团被正式更名为大德意志步兵团(缩写为GD步兵团,下文同),落款除了来自陆军部门的高官之外,还有阿道夫?希特勒的亲笔签名。<br>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