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体西用”:中国近代军事<br> 改革的理论模式<br> “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社会改革的重要理论模式,它对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作用始终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理论命题,尽管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存续很长的时间,但终归要被抛弃。对于这种有关“文化应对模式”的问题,绝不应该仅仅引起历史学者的兴趣。<br> 任何一场真正的军事改革,都必然有某种指导思想或理论存在。有时候这种指导思想或理论是纯军事性的,但更多的时候它从属于一种宏观的社会改革指导思想或理论,也有可能是这种宏观的社会改革指导思想或理论的一部分。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它都必然对军事改革的实践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研讨一种军事改革指导思想或理论的形成、演变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军事改革的内在规律,有利于我们提高在军事改革实践中的理论指导能力。<br> 中国军事近代化改革运动前后历经约一个世纪,在它的前70年间,其基本的指导理论就是人们常说的“中体西用”。在它的后30余年间,“中体西用”虽然不再明确地被作为一种指导理论,但在军事建设的实际活动中仍常常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仍继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当然,“中体西用”属于我们所说的那种宏观的社会改革指导理论,它因严峻的军事问题而提出,并以一种文明应对与文化交融的哲学模式为其归属,既作。用于军事改革又远远地超越于军事改革。它曾在一定时期内对中国军事近代化起到了观念牵引作用,又像一道无形的绊索,对中国近代军事改革运动长期进行制约。<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