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15场特种作战:20世纪典型特种战评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556293
  • 作      者:
    张晖,张黎等著
  • 出 版 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15场特种作战》在弄清特种作战发展的历史环境和基本方向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空降突袭、纵深偷袭、渗透破袭、战略欺骗、斩首打击、快速反击、精确奔袭、空中闪击、侦察拔点、反恐平叛、远程营救等与特种作战样式相关的典型战例,逐个进行全面分析,系统介绍,深入点评,希望可以为我军特种部队如何建设、作战力量如何编组、作战方法如何更新、作战指挥如何实施、作战保障如何组织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启示与借鉴。《15场特种作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多种图书资料,间接或直接地引用、吸收了其中一些精华。
展开
内容介绍
    特种战因其奇特、惊险的作战方式在战争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当前的特种战已超出了传统的侦察袭扰等范围,从作战行动的”配角”变为“主角”,成为一种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的重要作战方式。《15场特种作战:20世纪典型特种战评价》作者精选20世纪以来15场典型特种战例,细说作战过程,精评优劣得失,让读者领悟特种战的真谛。
    《15场特种作战:20世纪典型特种战评价》在弄清特种作战发展的历史环境和基本方向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空降突袭、纵深偷袭、渗透破袭、战略欺骗、斩首打击、快速反击、精确奔袭、空中闪击、侦察拔点、反恐平叛、远程营救等与特种作战样式相关的典型战例,逐个进行全面分析,系统介绍,深入点评,希望可以为我军特种部队如何建设、作战力量如何编组、作战方法如何更新、作战指挥如何实施、作战保障如何组织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启示与借鉴。《15场特种作战:20世纪典型特种战评价》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多种图书资料,间接或直接地引用、吸收了其中一些精华。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斩断“神经”——二战英军特种作战分队偷袭德军防空雷达站
    雷达出现在战场上,立即成为了飞机的克星。为了获得雷达技术对抗的优势,各国除了在研制开发上不惜余力之外,还铤而走险,频频实施特种作战行动。1942年2月27日晚,伴随着轰炸机的轰鸣声,德国布鲁尼沃尔雷达站上空,突然掉下几百个小黑点。这些小黑点不是常规的航空炸弹,而是搭载轰炸机实施伞降的英国特种作战队员。数小时后,这支英军分队以风驰电掣的速度消灭了守军,并神奇地将雷达大部分零部件运回了英国。这次成功的特种作战行动,给二战中的德军防空系统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也奠定了“空降突袭”作战样式在特种作战中的地位。为何出现此次“偷袭”呢?“首相阁下,再这样下去,皇家空军将消耗殆尽。”
    二战初期,由于英国的飞机和雷达在不列颠之战中表现出色,英军一直掌握空中战场的主动权。但从1941年秋开始,英国的损失突然以惊人的速度剧增。11月,在对鲁尔地区的德国城市进行的一次空袭中,21%的英国轰炸机未能返回英国。
    “昨夜我军空袭德国的机群像前几次一样,损失掉1/3还多。首相阁下,再这样下去,皇家空军将消耗殆尽。”
    “简直难以置信。”从作战部门传来的不幸消息,使英国首相丘吉尔焦虑万分。
    “难道德国研制出了更先进的雷达系统?”显然,德国掌握了先进的雷达技术,致使空战形势发生了逆转。想到此,丘吉尔首相一方面下令削减英国皇家空军飞机的起飞架次。同时,立即召见以琼斯博士为首的英国电信研究专家组成员。丘吉尔激动地说:
    “我们英雄的空军飞行员们,为打击侵略者,每天进行着勇敢的战斗。为了减少这些空中勇士的牺牲,我要求你们,联合王国的科技精英们,在3个月以内,弄清德军雷达系统的具体情况,并据此改进我军雷达系统,使我们的空中勇士们能够狠狠地打击德国佬!”
    其实,琼斯早在1939年11月就收到来自德国雷达的情报。报告说,德国在沿海部署了一种飞机探钡0系统,其探测距离达120公里。报告还描述了一种工作频率为600兆赫,使用抛物面(即碟形)反射器的飞机探测器。琼斯是英国的雷达专家,自然对德国的雷达十分关注。他一直试图解开这个谜,因此下了很大工夫搜集有关德国雷达的情报。1940年5月,一个德国战俘提到,德国海军一直在试验一种无线电回波装置,它能测量远处目标的距离和方位。7月5日,一架英国飞机第一次收到未知的信号。此后不久,琼斯就得到一份德国空军秘密报告的要点,上面提到由于得到“弗里亚”的警报,德国的歼击机才在那天成功地截击了英国侦察机。
    不久后,琼斯又接到报告,称在拉尼翁设有这种被叫做“弗里亚”的雷达站,并有一个轻型高炮连守卫着。拉尼翁是法国布列塔尼北海岸的一个小村庄。为了验证这份情报内容的可靠性,琼斯采取了三种方法:一是尽快对雷达站进行空中摄影;二是昼夜值班监听来自该地区的任何信号,这是军事情报技术侦察所采用的一种典型手法;三是对具有神话背景的德国代号“弗里亚”的含义作了考证。
    “弗里亚”是北欧日耳曼民族代表美、爱和多育之神,她似乎与琼斯手头研究的问题没有什么联系。经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弗里亚”最珍视的财产是一件叫“布里辛盖门”的精致项链。项链的看护人名叫黑姆德尔,他能在白天或黑夜,朝任何方向观察160公里远。显然,黑姆德尔是对德国雷达的比喻。用黑姆德尔的名字作代号似乎比“弗里亚”更准确,但是,琼斯认为如果那样做的话,整个事情就太露骨了,所以德国人才选择了项链主人的名字作代号。
    琼斯立即把自己的重大发现报告给空军部,空军部又将这一发现转呈给战时内阁。丘吉尔很纳闷,雷达是英国科技的强项,怎么德国也会有如此先进的雷达呢?他马上给总参谋长伊斯梅尔写了一份备忘录,并将一张写有粗体字“即日办”的醒目红头标签钉在备忘录上。备忘录的内容如下:
    请查询空军部,是否有雷达站落入敌人之手?据我所知,那里(指法国)有两个或三个雷达站,能否确定在撤退之前就把它们彻底毁掉了?
    伊斯梅尔立即询问了空军部。当天,总参谋长就向丘吉尔报告说,空军确实把一部雷达发射机遗留在离加莱市不远的小城镇布伦了,但事前这部机器已被彻底破坏。伊斯梅尔将军还提到,德国人有可能从法国人手里搞到雷达资料,因为法国人完全了解英国研制雷达的情况。后来,情报机构从德国人那里得知,他们确实在布伦附近缴获了一部完整的英国雷达,但丝毫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认为英国的雷达比他们的“弗里亚”差多了。
    琼斯非常想搞清德军雷达的准确位置。1940年11月22日,英国一架高空飞行的喷火式飞机带回两张非常清晰的相片。相fl-显不,在位于法国西北部海牙岬上的一座小村庄奥德维尔的西面,有两个并排的难以解释的圆圈,每个圆圈的直径约6米,好像是一副折下了镜片的看戏用的望远镜。琼斯的助手物理学家弗兰克用立体视镜观察相片,相邻的两帧相片本来应该组成一幅完整的立体像,但他发现,在两次曝光的9秒钟间隔时间内,有一个圆圈顶部的一个又宽又薄的物体旋转了90度。在第一幅相片上,它的宽度是0。1毫米,而在第二幅相片上,宽度却是2毫米。虽然这一差异在相片上只能勉强辨认,但却初步证实了奥德维尔确实设有“弗里亚”雷达。
    1941年2月23日,空军中尉马尼福尔德在奥德维尔低空侦察时,又拍到一张目标倾斜着的特写相片。从相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圆圈上面都装有可旋转的天线阵。这无疑是雷达站。
    几乎是同时,英国南部的一个侦听站在120兆赫的甚高频上,辨认出从奥德维尔“弗里亚”雷达所发射的脉冲信号。琼斯的同事加勒德在阴极射线管上观察到这种信号的踪迹后,发现它们不只是来自奥德维尔,还来自迪厄普和加莱地区。
    经过一年的努力,英国终于判明了德国雷达确实存在。
展开
目录
一、斩断“神经”
——二战英军特种作战分队偷袭德军防空雷达站
◎“首相阁下,再这样下去,皇家空军将消耗殆尽。”
◎“我们可以从海滩上进去,把雷达搬回来。”
◎在陆军感到力不从心之际,人们再次想起了“哥德曼”
◎“将军,请您放心!没有特种部队完成不了的任务!”
◎特种作战离不开针对性极强的特种训练
◎蒙巴顿将军亲临机场,下达了“演习开始”的命令
◎“刺痛”行动给德国人留下一阵阵钻心的剧痛
◎作战行动点评

二、雪山救魔
——二战德军特种突击队营救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
◎再过4天到60岁的墨索里尼成了阶下囚
◎一个胆大包天的“刺头”上尉成为突击队队长
◎寻找墨索里尼被关押地点犹如大海捞针
◎“两架敌机正在我机后面逼近!”
◎“倘若失败,你将受到军法处置!”
◎斯科尔兹内决定孤注一掷,冒险实施营救计划
◎神秘的“郁金香”开始行动
◎“我们投降,为你们的胜利干杯!”
◎机头迅速下沉,向万丈深渊栽下去
◎作战行动点评

三、“燕子”归巢
——二战英军特种作战部队破坏纳粹重水工厂
◎希特勒决意将恫吓付诸实施
◎执行任务的最佳人选是曾战斗在当地的内线人员
◎身怀绝技的“燕子”们开始出动了
◎“燕子”与“枪手”联手再度出击
◎“燕子”的最后一击,彻底粉碎了希特勒的原子梦
◎作战行动点评

四、直捣魔窟
——二战苏军特种作战行动小组捣毁德国细菌武器基地
◎德国俘虏供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从西伯利亚逃回的德国人”这一身份打动了纳粹队长
◎教授家突然冒出一名海外归来的“侄子”
◎又一名关键人物从另一种渠道再次成功渗透
◎战局的恶化,促使希特勒加快了细菌实验步伐
◎希特勒的最后期望随着一阵爆炸声灰飞烟灭
◎作战行动点评

五、神秘“杰伊”
——二战盟军诺曼底方向实施大规模战略欺骗计划
◎“卫士”计划成为苏美英三国一致行动的纲领
◎“北方坚韧”计划将德军牵制在斯堪的纳维亚
◎“南方坚韧”计划把德军精锐装甲部队拴在加莱
◎“铜头蛇”行动成功转移了希特勒的视线
◎“齐普林”行动使德军相信巴尔干半岛面临严重威胁
◎“托弗莱特”宣传欺骗战稳住了德军统帅部
◎作战行动点评

六、虎穴屠魔
——二战盟军特别行动队暗杀纳粹头目海德里希
◎暗杀目标选中了双手沾满鲜血的纳粹狂魔
◎海德里希自己剪除了自己重要的党羽
◎“类人猿”小组实施了近乎自杀性的袭击
◎歇斯底里的希特勒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作战行动点评

七、猛虎掏心
——苏军“阿尔法”小组袭占阿富汗总统官邸
◎阿明的自立图谋惹怒了傲慢、强硬的“老大哥”
◎刚刚组建五年的“阿尔法”部队准备充当“急先锋”
◎阿明马上意识到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特种作战队员冒着铺天的炮火前仆后继冲向目标
◎作战行动点评

八、“电击”暹罗湾
——美军特种部队夺回被扣“马亚克斯”号运输舰
◎“马亚克斯”号被疑为间谍船遭柬埔寨军队扣押
◎一道难题摆在了美国总统福特面前
◎特种部队快速反应,夺回空无一人的“马亚克斯”号
◎“马亚克斯”号船员安全获释的消息终于传到白宫
◎作战行动点评

九、“斯芬克司”之谜
——以色列“摩萨德”行动小组炸毁伊拉克核工厂
◎“既要摘除毒瘤,又要避免大出血。”
◎“摩萨德”使出了拿手绝活
◎放长线、钓大鱼,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无名的“环保组织”炸毁了反应堆部件的60%
◎绝密的“巴比伦行动”开始运转
◎以色列飞机像幽灵一样地窜到了目标区上空
◎空袭从60米左右的“树梢”高度开始
◎作战行动点评

十、外科手术
——美军空中闪击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营帐
◎卡扎菲成了美国人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里根总统决定“捏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卡扎菲的鼻子”
◎锡尔特湾熊熊燃起“草原烈火”
◎美国中情局局长凯西拟定了“黄金峡谷”计划
◎一把把锋利的“手术刀”终于从天而降
◎卡扎菲说,“优越的军事力量不能战胜民族意志”
◎作战行动点评

十一、夺岛奇兵
——马岛战争中英国特种部队作战行动
◎“联合王国将出兵远征,收复南大西洋失地。”
◎已经嗅到战场气味的特种部队提前进入了状态
◎“SAS’和“SBS’南乔治亚岛初试锋芒
◎特种部队拔除了前进道路上最后一根“钉子”
◎强忍失去战友的悲伤,投入到更残酷的战斗中
◎作战行动点评

十二、“风暴”倍增器
——海湾战争中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特种作战行动
◎“绿色贝雷帽”给“暴躁诺曼”吃了一颗定心丸
◎“诺曼底”特遣队拉开了“沙漠风暴”的序幕
◎“飞毛腿”问题再次使施瓦茨科普夫陷入尴尬境地
◎为了铲除“飞毛腿”,“绿色贝雷帽”大规模出击
◎“海豹”突击队侦察结果促成了“左勾拳”行动
◎作战行动点评

十三、剑挑“孤狼”
——俄罗斯特种作战部队车臣反分裂行动
◎“高加索孤狼”在基兹利亚人质事件中侥幸逃过了一劫
◎为了发现“狼踪”,猎手们开始了艰难的搜寻
◎谢瓦洛夫的“游击队”兵不血刃生擒“孤狼”
◎“格鲁乌”特种部队把目标锁定在“黑色天使”身上
◎中弹后的车臣匪首绝望地倒在雪地里
◎作战行动点评

十四、回家之路
——美军特种部队偷袭越南山西战俘营
◎在越南被俘虏的美军人员日夜等待着“回家”
◎即使希望渺茫,也得横下一条心去干
◎尼克松给营救行动起了个美丽的名字——“象牙海岸”
◎千里奔袭的特种作战部队扑了一个空
◎作战行动点评

十五、“蓝光”无彩
——美军“三角洲”突击队营救驻伊朗使馆被劫人质
◎伊朗的“革命青年”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卡特无奈之下决定铤而走险——武装营救人质
◎反恐怖作战需要催生了代号“蓝光”的特种部队
◎卡特再也按捺不住了,“蓝光”已箭在弦上
◎精心筹划设计的武装营救行动却意外地草草收场
◎这次不成功的“蓝光”行动搅乱了整个世界
◎作战行动点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