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58420
  • 作      者:
    (日)宫崎市定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试图打破成见,纠偏补漏,完整、准确地摹绘九品官人法“本来的历史”,揭示作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强大支柱和教育最强有力的”指挥棒”的选士制度探索、尝试。选择最终走上“科举”(“考试”)道路的过程,从而深化九品官人法乃至整个选士制度的研究,并为当前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士制度。它与"继汉开唐"的魏晋南北朝一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九晶官人法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史实尚未得到合理的阐释。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绪论一从汉到唐
  一、分裂与统一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这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开场白。反映出非常朴素的历史观。然而,在朴素中,我们切不可忽视其重要意义。根据演义的历史观,从周到秦的中国历史,是从割据走向统一的过程,如果忽略其间的楚汉纷争,则在汉代达到统一的顶点,而从东汉末年开始,又进入了分裂的时代。
  分裂和统一,只是政治的表面现象。倘若像楚汉纷争那样短时期的现象,姑且不论,但如果持续甚久,那么我们就不能不追究其原因。也许这个原因意外地同历史的本质问题密不可分。
  历史学是极其具体的学问,同时也是重视抽象化的学问。其抽象化的方向,有可能发展成为哲学理念,但也有可能尽量将历史现象还原为数量,分析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而把历史作为一种力量关系的学问。上述分裂与统一的问题,概而言之,也是一种力量的关系。一个社会在某个时期,必定存在着要求统一和希望分裂的势力。前者强则社会走向统一,或者保持业已形成的统一。如果后者势力大,则社会走向分裂,或者延续分裂状态。
  汉帝国由西汉和东汉而得以维持四百多年的命脉,就是因为要求统一的向心力强力作用的结果。这并不是说汉朝的政治周到完美,使得帝国成员都能获得满足。
  ……

展开
目录
宫崎市定和《九品官人法研究》
新版解说
前言
第一篇 绪论一从汉到唐
一、分裂与统一
二、汉代的贵族与豪族
三、三国的分裂
四、汉魏革命与九品官人法
五、九品官人法的贵族化
六、魏晋革命
七、西晋的灭亡
八、东晋的中兴
九、宋齐时代
十、寒人与勋品
十一、梁武帝的新制
十二、陈的兴起
十三、五胡纷乱
十四、北魏和南朝
十五、孝文帝改革
十六、北魏的贵族制
十七、北齐的贵族制
十八、北周政权下的新倾向
十九、隋朝的统一
二十、科举的起源
二十一、隋朝的灭亡
二十二、唐帝国的特性
第二篇 本论
第一章 汉代制度之一斑
一、汉代制度的特色
二、汉代阶级及其起源
三、士与庶民
四、清流与浊流
五、曹操政权的出现
第二章 魏晋的九品官人法
一、是九品中正还是九品官人法?
二、九品官人法的起源
三、九品官制与九品官人法
四、乡品与起家官的关系
五、起家官与乡品的关系
六、乡品与官吏生活
七、官僚金字塔的内部结构
八、九品官人法与秀才、孝廉
九、九品官人法与制科、试经
十、秀孝制度的衰颓
十一、州大中正的设置
十二、对九品官人法的批评
十三、九品官人法的贵族化
第三章 南朝时期流品的发达
一、江南政权的特征
二、尚书对人事权的控制
三、九品官制与九班选制
四、清要官的发达
五、军府僚属特别是参军的发展
六、门地二品的成立
七、士族的范围及其特权
八、寒士的实态
九、勋位的成立
十、官僚金字塔构造的变迁
十一、寒官的发达
十二、将军号的发达
第四章 梁陈时代的新倾向
一、梁武帝的制度改革
二、流内十八班
三、流外七班
四、起家之官
五、蕴位、勋位与胥吏的起源
六、将军号
七、梁武帝的贵族主义
八、学馆与试经制度
九、梁代的秀孝与中正制度
十、陈代的任子制
第五章 北朝的官制与选举制度
一、北魏统一华北
二、鲜卑与汉人
三、孝文帝的新官制
四、流外勋品与人流的问题
五、武官的入选
六、北魏的中正
七、详定姓族
八、北魏的秀孝制度
九、北魏的封建制度
十、起家之制
十一、厉行考课
十二、北魏末期的选举问题
十三、北齐统治下的新倾向
十四、北周的复古主义
十五、隋代的新制度
十六、中正的终结与科举的成立
第三篇 馀论——再从汉到唐
一、官僚制与贵族制
二、贵族与豪族
三、士人与胥吏
四、南朝与北朝
五、中正与科举

附表第一汉魏之际百官表
参考文献
制度史词语索引
宫崎市定著作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