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检察.第16卷,司法规律与检查权的科学配置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43162
  • 作      者:
    张智辉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如何配置各项检察职权,使检察权的运行更加符合司法规律的要求、符合检察权的宪法定位以及检察改革的需要,一直都是检察理论研究的重点。这次年会上集中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文章,我们着重选编了一些有新意、对理论研究和检察实践确有借鉴意义的,同时兼顾到检察职权配置和运行的各个方面的文章。
    在检察权的定位与检察职权配置这一栏里收入的五篇文章各具特色,单民等的《浅析新中国检察制度理论基础》一文中,突出体现了研究者的对建国后检察机关产生、发展这一历史过程所占有的资料优势;蒋德海等的《建构以控权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检察权》一文,继续深入阐述作者提出的控权理论,为检察权的法律监督属性及定位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万毅的《追问“法律监督权”的内涵与意义》一文,充分发挥了研究者的理论思辩优势,运用比较法解释方法这一全新的理论范式对法律监督的内涵进行了解读;李勇的《深化检察体制改革是完善中国宪政的基本方式》,则运用先回答宪政是什么的方式回答了大家对宪政的种种疑问和误读,从而以自己特有的思路强调了检察权的建构在中国实现宪政过程中的重要性;谢如程等的《清末检察厅的职权配置》亦表现出了难得的资料优势,不仅对检察制度史的研究者,对于所有检察基础理论的研究者都很有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法律监督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检察环节刑事错案成因与对策实证研究
    三、检察环节错案现象的成因分析
    刑事诉讼领域认识对象的极端复杂性与人的认识手段、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检察环节刑事错案现象的决定性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刑事错案都有一个复杂的原因系统,是多种复杂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之间的矛盾是所有认识领域的共性矛盾,因而我们不把它作为刑事错案的原因加以探讨。我们认为,探究检察环节刑事错案原因,不仅要注意那些直接导致错案或错案未能及时纠正的具体原因,而且要认识那些深层次的错案原因。认识深层原因,才有可能构建治标又治本的错案预防机制。
    各个错案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常见的较为普遍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由内而外的三大类或三个层面:一类是办案人员自身的原因,包括办案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第二类原因存在于办案人员以外,相对而言,属于宏观层面的原因,主要包括检察机关诉讼机制、工作机制等。第三类原因是检察外部关系方面的原因。外部关系构成了执法的外部环境,对检察环节的诉讼决策形成有力制约或者对检察环节的诉讼行为直接予以否定评价。
    (一)刑事错案的个体原因
    检察环节上办案人员是诉讼活动的主体,办案质量高低,首先直接决定于办案人员。外在的因素尽管也很重要,甚至也很关键,但总的来说,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当我们分析检察环节上的错案原因时,首先应当着眼于办案人员。存在于检察人员方面的个体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还是职业道德素质和检察业务素质不高两大方面。
    1998年4月19日,昆明市公安局通讯处民警王晓湘与昆明市石林县公安局副局长王俊波被枪杀在一辆昌河微型警车上。昆明市戒毒所民警、王晓湘丈夫杜培武被列为杀人嫌疑犯。侦查人员对杜反复进行野蛮的刑讯逼供,杜被屈打成招,最后被一审判处死刑。羁押期间,杜分别向驻看守所检察官和昆明市检察院提交了《刑讯逼供控告书》,驻所检察人员也当着两名看守所警察的面为杜培武验伤拍照。但是,检察环节上有关检察人员心中只想着惩罚杀人犯,对刑讯逼供熟视无睹。开庭审理中,杜当庭拿出受到刑讯逼供时被打烂的衬衣,并要求公诉人出示驻看守所检察官拍摄的他受到刑讯逼供后的伤情照片,以证明他的供述完全虚假,毫无价值。但这一切均未对检察人员产生影响,检察人员对其要求及其辩护意见概不理睬,将错误的侦查一步步推向了错误的死刑判决。这一典型的刑事错案又典型地反映了检察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检察业务素质低下在错案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
展开
目录
法律监督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检察环节刑事错案成因与对策实证研究
一、检察环节刑事错案概述
二、检察环节刑事错案现状的初步考察
三、检察环节错案现象的成因分析
四、检察环节刑事错案预防的对策思考

检察环节刑事错案实证分析
一、检察环节刑事错案概论
二、检察环节刑事错案现状实证分析
三、检察环节刑事错案原因实证分析
四、健全完善检察环节刑事错案防控体系的基本构想

我国司法职务犯罪成因及其防治对策研究——以司法职权运行机制为视角
一、我国司法职务犯罪的基本现状——以广东省的情况为例
二、我国司法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
三、我国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改进的前景分析
四、健全我国司法机关职权运行机制的具体构想
司法规律与检察职权配置

按照整体性和统性规律科学配置检察机关内部职权——实行检察工作体化机制与优化检察职权配置的关系
一、整体性和统性是检察权行使和检察工作运行的基本规律
二、按照整体性和统性基本规律优化检察职权配置
三、实行检察工作体化机制,积极促进检察职权的优化配置

论司法规律与检察权的合理配置
一、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与司法规律
二、司法规律与检察权及其配置的关系辩证
三、遵循司法规律,合理配置检察权的路径选择

司法规律对检察权配置的指导意义
一、司法制度视野中的司法规律
二、司法制度的发展规律与检察权的产生
三、司法规律对科学配置检察权的启示

试论按照司法规律优化配置检察权
一、司法工作的基本规律
二、检察权与司法规律的关系
三、按照司法规律优化检察权配置的若干设想

司法规律与检察权配置的协调性
一、司法规律与检察权配置的关系
二、司法规律与现行检察权配置问协调性缺失之表现
三、司法规律与检察权配置的协调路径

论现代司法规律与我国公诉权配置
一、现代司法规律的基本特点
二、以现代司法规律为视角审视我国的检察权
三、现代司法规律与我国公诉权配置

论司法规律与审判监督权的科学配置
一、司法规律的内涵
二、审判监督的法理基础
三、审判监督权的科学配置

论司法规律与民事检察权的拓展、谦抑与规制
一、司法规律是民事检察权配置的内在根据
二、民事检察权配置的实然分析
三、民事检察权配置的应然分析
检察权的定位与检察职权配置

浅析新中国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新中国检察制度理论基础概述
二、新中国检察制度赖以生成的国家与法的理论
三、新中国检察制度赖以生成的分权制衡理论
四、新中国检察制度赖以生成的法律监督理论
五、新中国检察制度赖以生成的检察思想

建构以控权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检察权
一、中国检察权的本质特征是控权
二、中国检察权的配置应以有利于制约和监督公权为目标
三、建设中国特色检察权的原则和宏观体系构想

追问“法律监督权”的内涵与意义——个比较法解释的范例、问题的导出
一、问题的导出
二、解释的样本:检察官的“国家权力之双重控制”功能
三、解释的对象: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
四、对若干理论争议问题的廓清

深化检察体制改革是完善中国宪政的基本方式
一、宪政是什么?
二、检察权是实现中国宪政的重要方式
三、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是完善中国宪政的途径

清末检察厅的职权配置
一、收受刑民案件诉状
二、指挥调度司法警察
三、对各类犯罪实行侦查
四、采取诉讼上各类措施
五、提起刑事公诉、上诉(控诉、上告、抗告)
六、执行裁判
七、监督审判、监狱、检验吏、官代书(律师)
八、其他职权
检察改革与检察职权配置
简论检察职权配置的重点和方向
检察裁量权的科学配置
检察令状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公诉权力配置的回望与前瞻
检察权科学配置语境下的检察调查
论职务犯罪初查权
论职务犯罪侦查权配置及体制匹配的利弊与改革要略
民事公诉权:检察机关职权配置的新视角
检察权配置与司法体制改革
探析行政公诉制度的创制与发展
监所检察权的优化配置
浅议检察权在直辖市分院的配置
试论基层检察院职权的优化配置
军事检察权配置初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