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程序部分
1.以单位名义行贿,实则谋取个人利益的,应如何处理
2.帮助拆卖肇事车辆车牌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3.在犯罪嫌疑人不在场的情况下清点盗窃款,其证据能否采用
4.对涉嫌犯罪单位能否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5.检察机关对存疑不起诉案件是否应当予以赔偿
6.在未解除婚姻关系的前提下与他人举行婚礼仪式是否构成重婚罪
7.窝藏罪中“情节严重”的把握问题
8.侵占公司名下临时收取的钱款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9.执行公务中双方对是否妨害公务证据相互矛盾的,应如何认定
10.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在诉讼过程中丧失应如何处理
11.如何把握未成年人实施抢劫犯罪中的从宽情节
12.只有同案犯罪人供述的能否作存疑不起诉处理
13.无充分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行为时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情形的该如何处理
14.故意伤害案中的证据存疑问题认定
15.对同一案件能否作出两次不起诉决定
16.在通奸与强奸行为可能并存时,如何确定强奸罪的证据标准
17.未成年人犯窝藏罪时情节显著轻微的把握
18.如何把握故意杀人罪的证据标准
19.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年龄不确定的,如何运用骨龄鉴定结论
20.约人报复他人的,如何把握共同犯罪的证据
二、实体部分
总则
21.犯罪行为在公安机关控制之下实施的,是否属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
22.如何把握“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3.外国常驻代表机构偷税且自首的,能否认定为单位犯罪和单位自首
24.在校未成年学生盗窃后自首且退赃,应如何处理
25.致使殴打者受伤的,能否认定是正当防卫
26.事先准备凶器的,能否行使防卫权
27.实施无过当防卫致人死亡情形如何处理
28.多人殴打他人致人死亡的,如何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29.与未成年人一起致他人死亡的,如何认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危害公共安全罪
30.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情节轻微的把握
31.非法保管、转移枪支的行为如何定性
32.交通肇事后等待交警来处理的,能否认定是自首
3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认定交通肇事罪的效力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走私罪
34.携带大量银饰品非法入境的,如何确定所犯罪名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35.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情节轻微的把握危害税收征管罪
36.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轻微情节的认定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37.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能否构成职务侵占罪金融诈骗罪
38.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情节轻微的认定
39.票据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40.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41.个体经营者开立延期支票但在约定支付日期之前逃匿的,应当如何认定
42.传销型非法经营罪的界限及证据认定扰乱市场秩序罪
43.“挂靠公司”是否属于刑法上的单位犯罪主体
44.转让公司时隐瞒公司负债情况的,能否认定是合同诈骗罪
45.为他人合同诈骗提供帮助的,能否认定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共犯
46.有无履行合同能力证据不足的,能否认定是合同诈骗罪
47.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中的情节认定侵犯人身权利罪
48.故意杀人罪中存疑不诉应如何把握
49.故意伤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应当如何认定
50.殴打特殊体质的人致其死亡,应如何认定
51.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行为的性质该如何认定
52.为索债而非法拘禁他人未造成严重后果,应如何处理侵犯财产罪抢劫罪
53.抢劫罪中止形态的认定及处理
54.未成年人抢劫他人少量财物且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应如何处理
55.为追讨非法债务而劫持他人汽车是否构成抢劫罪
56.抢劫罪情节显著轻微的认定
57.强行收取保护费的行为应如何认定盗窃罪
58.利用劳务上的便利,能否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59.承包施工人员出卖负有保管义务的财物,应当如何定性
60.未实施终了的盗窃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61.亲属盗窃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如何把握诈骗罪
62.诈骗案中被害人损失和被告人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应当如何认定挪用资金罪
63.受领导委托取款后未上缴单位的行为该如何定性敲诈勒索罪
64.因故强索他人少量钱财,应如何认定故意毁坏财物罪
65.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应如何处理破坏生产经营罪
66.盗窃使用中的农用抽水设备,应认定为盗窃罪还是破坏生产经营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扰乱公共秩序罪
67.因拖欠工资引发纠纷而轻微使用暴力能否认定为妨害公务罪
68.聚众斗殴到了现场但未参加斗殴,其行为应如何认定
69.帮助他人实施传授犯罪活动,应如何认定妨害司法罪
70.已有证据无法证明行为人所购物品系犯罪所得赃物,应如何处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71.在禁猎期内捕捉野生动物,应如何认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72.检举揭发他人贩卖毒品重大犯罪事实的,如何认定立功
73.贩卖新型毒品案件中毒品数量的认定
74.无偿代为购买毒品的行为如何定性贪污贿赂罪
75.国企转制过程中,隐匿应收债权的行为能否构成贪污罪
76.挪用国有公司未到期债权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77.既为单位利益又为个人利益,经单位集体讨论将公款借给个人使用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78.挪用公款罪中个人行为和单位行为的区分
79.对情节较轻的受贿犯罪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80.行贿罪构成要件中的“不正当利益”如何界定
81.在单位负责人授意下虚列开支发放奖金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渎职罪
82.滥用职权罪“经济损失”计算的时间截点的确定
83.治安民警为掩盖工作过错不移交刑事案件应当如何认定
三、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
84.为加快审批程序而给予他人财物的,能否认定是行贿罪
85.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单位行贿20万元以下案件立案标准的理解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