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行刑理论的多维探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43537
  • 作      者:
    陈志海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志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现任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参加司法部重大项目“监狱体制改革研究”和“改革和完善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为我国监狱体制改革和社区矫正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主编或合著的主要著作有:《预防重新犯罪方略》、《非监禁刑研究》、《社区矫正通论》、《中国监狱行刑实践研究(上)》、《中国罪犯人权研究》、《中国监狱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未成年犯改造研究》、《中国监狱若干重点问题研究》、《监狱法的充实与完善》、《监狱劳教所机构设置研究》等。此外,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到目前为止,比较系统地研究行刑基本理论问题的专著在我国非常之少。本书的作者曾作为司法部重大项目“监狱体制改革研究”和“改革和完善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课题组的主要成员,见证了我国监狱体制和社区矫正的改革历程,并为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此书正是作者对长期专门从事的刑罚执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
    本书中作者运用思辨、对比、归纳、演绎、历史考察、实证等多种研究手段,对刑罚执行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如行刑的价值、目的和手段等)进行了多维的检视,并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行刑三大价值论”、“行刑目的二元论”、“罪犯综合改造论”等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具有系统性,而且也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此外,作者还对监狱行刑和社区矫正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对社区矫正的性质与价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以及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本书充满了科学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精神,把探索行刑规律作为行刑理论研究的基点,把尊重人、完善人、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作为行刑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是作者从事刑罚执行研究15年来理论研究的一个总结。作者在总结、吸收古今中外刑罚价值和刑罚执行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公正、人道和效率为核心的行刑价值理论。这三大价值不仅是行刑制度和活动的评价尺度和准则,而且也是行刑制度和活动的精神追求和指向,是贯穿行刑活动全过程的,对行刑制度和活动具有导向和评价的功能。 如何执行刑罚,如何改造罪犯,一直是存在争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综合来看,作者提出的行刑三大价值理论、行刑目的二元论、罪犯综合改造论、行刑手段的多元论等行刑基本理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性……也体现了一定的前瞻胜。
    ——张福森
展开
精彩书摘
    (五)改善标准
    使罪犯在行刑过程中有所收获、各个方面有所改善是行刑人道的重要方面。行刑的目的是单纯为了惩罚而惩罚,还是在惩罚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方法教育矫正罪犯,使罪犯的服刑生涯成为有意义的过程,是衡量行刑是否人道的重要方面。《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58条规定:“判处监禁或剥夺自由的类似措施的目的和理由毕竟在保护社会、避免受犯罪之害。唯有利用监禁期间在可能范围内确保犯人返回社会时不仅愿意而且能够遵守法律、自食其力,才能达到这个目的。”第59条规定:“为此,监所应该利用适当可用的改造、教育、道德、精神和其他方面的力量及各种协助,并设法按照囚犯所需要的个别待遇来运用这些力量和协助。”在对罪犯惩罚的同时,即依法对判处剥夺自由刑的罪犯关押起来与社会隔离,对依法被判处非监禁刑的罪犯依法进行监督管理,限制自由及其判决所确定的其他权利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教育、矫正措施,促使罪犯身心、道德、文化、技能等方面有所改善,使他们通过服刑期间的训练、教育、改造后,能够提高和改善他们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技能和素质,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自然就会得到人们的尊重,这对罪犯来说乃是最高级人道。周恩来总理曾经指出:“我们是劳动人民的政权,是要把罪犯改造成为新人,这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尽管他犯了罪,但法办以后还要改造他。……你第一不加强政治教育,他将来不能成为新人,劳动的结果对新政权不满,出来后又犯法,结果还是关起来,那就没有改造他,不是人道主义。”①是否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罪犯进行教育、矫正,使罪犯有所改善,是衡量行刑是否人道的又一重要标准。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指出:刑罚是属于国家的,它不能仅靠本能的、冲动的报应,而应当有其必要性和合目的性加以支配。刑罚不是一种本能或原始的同态报复,而是以改造罪犯保全社会为出发点。
    改善标准作为衡量行刑是否人道的准则要求在行刑制度和行刑过程中注入矫正的理念,要求为罪犯行刑过程设定改善的目标,要求设计并具体实施改造的手段和方法,要求针对罪犯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教育、改造,使罪犯的行刑过程成为有意义的、富有成效的活动。当然,有改善的理念、也有促进罪犯改善的措施和手段是一回事,最终能否真正使罪犯在行刑过程中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行刑的概念
二、行刑科学
三、本书的结构体系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行刑价值(上)
第一节  价值的一般学说
第二节  刑罚价值的主要理论
一、刑事古典学派的刑罚价值理论
二、刑事实证学派的刑罚价值理论
三、中国刑罚价值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  行刑价值的含义和特征
一、行刑价值的含义
二、行刑价值的特征
第四节  行刑公正
一、公正的基本含义
二、行刑公正的前提
三、行刑公正的标准

第三章  行刑价值(下)
第一节  行刑人道
一、行刑人道的基本含义
二、行刑人道的理论基础
三、行刑人道的标准
第二节  行刑效率
一、行刑效率的基本含义
二、行刑效率的因素分析
三、行刑效率标准
第三节  行刑价值关系
一、行刑公正与人道的关系
二、行刑公正与行刑效率的关系
三、行刑人道与行刑效率的关系

第四章  行刑目的
第一节  行刑目的的主要学说
一、我国刑罚目的之主要学说
二、我国行刑目的之主要学说
三、笔者关于行刑目的的主张
第二节  惩罚
一、惩罚的含义
二、惩罚的特征
三、惩罚的强制性和痛苦性
第三节  改造
一、改造的含义
二、改造的可能性
三、改造的现实性

第五章  行刑手段
第一节  行刑手段的含义和特征
一、行刑手段的含义
二、行刑手段的特征
第二节  行刑手段与行刑目的的关系
一、行刑目的决定行刑手段
二、行刑手段反作用于行刑目的
三、行刑手段与行刑目的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行刑手段的标准
一、行刑手段的公正标准
二、行刑手段的人道标准
三、行刑手段的效率标准

第六章  监狱行刑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监狱的效能
一、监狱效能概说
二、影响监狱效能的主要因素
三、中国监狱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监狱体制改革
一、监狱体制改革的历程
二、监狱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监狱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监狱行刑社会化
一、行刑社会化的含义
二、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实现
第四节  改造手段的改革与发展
一、劳动改造的改革与发展
二、教育改造的改革与发展

第七章  社区矫正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性质
一、社区矫正性质的不同观点
二、笔者关于社区矫正性质的主张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价值
一、社区矫正的公正性
二、社区矫正的人道性
三、社区矫正的效率
第三节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问题
一、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二、利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意义
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范围和方式
第四节  社区矫正的法律问题
一、修改完善刑事法律
二、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