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规范与价值:近代中国刑事法制的转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686931
  • 作      者:
    王敏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敏,1959年生,江苏涟水人,生于浙江桐庐。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学士学位,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多年来师从公丕祥教授从事法制现代化问题研究,尤其关注刑法理论的发展,提倡犯罪标准的双层次结构。出版著作2部,主编2部,参加著述5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在《中国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著述主要考察近代即20世纪上半叶中国刑事法制转型的历史过程,研究这一阶段刑事法制中“规范-价值”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性。其目的是借助对刑事法制近代发展史的具体描绘和本质揭示,阐述“平权”因素的增长和“特权”因素的衰减是刑事法制向现代转型的特征,来说明权益因素的变迁与刑事法制转型的关联,通过对刑事法制近代转型过程的具体认识为刑事法制现代化理论研究作一点铺垫。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转型前中国刑事法制的规范与价值
    到20世纪初,中国刑法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历史。以刑法为主体的法律典籍不仅形成古代社会中维护皇权特权最为成熟而与新时代要求不相扦格的法律体系,也构成了20世纪初刑事法制转型的历史起点。
    一、古代中国刑事法制分析
    (一)古代早期刑事法制状况
    早期的刑法简称“刑”,如《禹刑》、《汤刑》。刑是罚的泛指,如《玉篇》:“刑,罚之总名也”;刑又以代替“法”,《尔雅?释诂》又云:“刑,常也,法也”。《礼记.王制》也说:“刑者侧也,侧者成也,一成不变也”。这是否是著文者的附会难以确定,但刑与法两者确实有内在相通的意思。刑本身除了使人痛苦,剥夺人的权利外,还是有法的成分的,否则就不会出现“大刑用甲兵”的说法。“大刑用甲兵”,将众人参与的“甲兵”(战争)既与“刑”相联系,又显示了两者的区别。如果随意地杀与夺,就不是属于“刑”,只是“兵”而已。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对刑的认识开始理论化和系统化(尽管不像今天那么严密和完整),出现了“刑名之学”。故《史记》说韩非“好刑名法术之学”对刑的看法逐步深化后。就涉及刑的目的和功能.如“夫刑者,制死生之命,祥善恶之源,翦乱处暴,禁人为非也”有人认为,此时,“刑与法二字很少连用,更没有形成后世刑法科学的概念”,意即否定刑法学的形成。看上去说得有理,但用的是现在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只要存在对“刑”进行理性化的分析,无论这种理性的程度如何,刑法学就产生了。至于是否完善,是不能以今天的学科体系、理论深度去衡量的。
    三代以后“法”的出现,与刑有极大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法的古字是“瀵”,《说文》云:“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席所以触不点者去之,从去,会意”。作为“灋”,就不仅是有致“害”的表象(即去),而且有平直的价值体现,有判决和程序,开始对审判权加以规定。于是《淮南子》说:“法者,天下之度量也,而人主之准绳也”。就是说“入主”之上还有另外(制约)的标准,因此说,刑与法在古代就有联系。中国古代早就有对刑的认识。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起
二、刑事法制的分析模式
三、刑事法制规范材料的体系安排

第一章 转型前中国刑事法制的规范和价值
一、古代社会刑事法制分析
二、20世纪前中国刑事法制的核心价值
三、20世纪前中国刑事法制的文化根基
四、新型法制文化的兴起

第二章 清末刑事法制的转型
一、清王朝修订刑律的缘由
二、清末修订刑事法制的过程
三、清末刑事法制转型的意义

第三章 民初刑事法制转型的继续
一、辛亥革命后与刑事法制的进步
二、北洋军阀政府刑事法制的进步与倒退
三、广州、武汉革命政府刑事法制的变革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普通刑事法制的发展
一、刑事立法的党治基础
二、民国刑法典的规范与价值
三、刑事司法制度的进步与专断

第五章 近代刑事特别法中的规范与价值
一、20世纪上半叶特别刑事法制概述
二、反革命罪的规范与价值特点
三、特别的刑事司法制度
四、对特别法的评价
结语
一、近代中国刑事法制的走向
二、近代中国刑事法制特征的成因
三、权源:决定刑事法制方向的根本因素
附录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刑事法制大事辑要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