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07823
  • 作      者:
    史际春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经济法》定位于内容充实新颖、文笔轻松流畅、可读性较强且紧扣司法考试命题思路的教科书型著作。在编撰时从内容到形式都突出强调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其一,在体系结构和内容上较为全面地吸收、反映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的新进和新成果。
    其二,准确地反映和论述立法、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的内容,适当反映司法实务的经验,并充分运用以往司法考试试题中所使用的案例。
    其三,在编撰形式上,以案释法,灵活轻松、寓教于乐,但不失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展开
作者简介
    史际春,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及法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副主编简介:
    张晓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
    黄振中,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环境与动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是京师理财师事务所律师,英国皇家特学仲裁员协会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经济法》涵盖较为广泛的制度内容,包括反垄断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国有资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计划产业政策法等等。在纷繁复杂的经济法律关系中,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是:主体在公共管理下从事经济活动,在平等主体的关系中有机地考虑公共政策和行政的要求或规律,在政府活动中估计成本、效率和市场的内在要求和规律。因此,我们将《经济法》的体系安排为总则和分则两大部分,在总则中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进行集中介绍,在分则中按照经济关系及其经济法调整的内在逻辑,分为经济法主体制度、公共管理法和经济活动法三个部分。中国市场经济的变革为中国经济法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现实中,新兴的经济法现象层出不穷,这些法律现象不断提出全新的研究课题,促使经济法学者对实践的观察、分析和抽象,经济法学理论因而日臻成熟,并指导实践。基于此,《经济法》在每一节均设置了引例,从典型的、新型的经济法现象出发,结合经济法理论进行阐述,力争深入浅出,以便读者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编  经济法总论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
    一、经济的法律调整与经济法
    经济的法律调整与经济法并不是同等概念。从纵向来看,经济的法律调整古已有之,它与国家和法共始终。但在经济法问世之前,并没有所谓的经济法在经济的法律调整中担当任何角色。而在当代,法调整经济的深度和广度为历史上任何时代所无可比拟。不仅经济法律调整日益专业化和系统化,而且二者的关系尤其是国家和经济法的关系,经历了自近代到现代的重大转向。也即从国家外在于经济生活的“公私对立”观转变到了国家内在于经济及其发展的“公私融合观”;从经济只受自身规律包括价值规律制约的自发性,转变到它同时还受制于由国家和法所主导的各种制度的自觉性。这种重大转向,为经济法提供了深刻的社会基础和事实依据。
    从横向来看,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除经济法外,其他众多的法律门类也对经济关系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整,如宪法、民商法、刑法、环境法和劳动法。但相对于宪法的宣言性和基础性,民商法和刑法等的形式化和微观性,行政法的权力控制及其非经济性,环境法和劳动法等的社会性和静态局部性调整来说,经济法以其宏观和微观相协调性、身份的具体性、内容的经济性、国家主导性而备受瞩目。经济法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主要是通过经济法的主体制度、公共经济管理制度和规范相应经济活动的法律制度来实现的。
    二、经济法学及其沿革和现状
    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法与社会经济、法、法的其他部门等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经济法的内容及其实现等的一门法学学科。
    经济法学与经济法现象相伴而生。面对自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发的贫困、失业、人的“异化”等问题,空想共产主义者就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摩莱里、德萨米于1755年和1842年分别提出了未来公有社会的公平分配方州,败走麦城。像他们如此英雄的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惨败的下场?他们皆是输在自己的心理,不良情绪和不健康的心理使他们走上失败之路。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经济法总论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
引例
案例解说
第二节 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
引例
案例解说
第三节 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
引例
案例解说

第二章 经济法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经济法的理念
引例
案例解说
第二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引例
案例解说
思考讨论题

第三章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引例
案例解说
思考讨论题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引例
案例解说
思考讨论题

第四章 经济法的实现机制
第一节 经济法实现的要素
第二节 经济法实现的机制
引例
案例解说
思考讨论题

第二编 经济法主体制度
第五章 经济管理主体
第一节 经济管理主体的概念和特点
引例
案例解说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的类别
引例
案例解说
第三节 经济管理主体的经济管理方式
引例
案例解说
思考讨论题
第六章 企业法律制度

第三编 公共管理法
第七章 计划法和产业政策法
第八章 财政法
第九章 税法
第十章 金融法
第十一章 质量和技术监督法
第十二章 会计和审计法

第四编 经济活动法
第十三章 经济合同制度
第十四章 竞争法
第十五章 消费者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