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律科学与规则科学
李昌麒教授曾经安排我给在读的博士生上过一次课,当时我根据个人的理解给经济学和法学分别下了一个形式定义,即经济学属于(研究)“规律”的科学,法学属于(研究)“规则”的科学。规律有什么特点?
它具有自然性、内生性、先天性、发现性特征,而规则具有人为性、外生性、后天性、创制性特征。当然,经济学又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宏观经济学更偏重于对经济活动的人为干预或者附加人为导向,因而也具有了规则特征,但以往和目前引起争论最多的也是宏观经济学,所以,经济学从总体的角度依然是研究经济活动内在规律的科学。
一个是偏重于规律的科学,一个是偏重于规则的科学,但是,怎么用一个极其简便的方法来区分两者呢?其实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辨异要素——价值判断。换句话说,法学是建立在社会公正,即伦理道德上的价值判断学科,而经济学,用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话,“原则上没有价值判断”。但我个人理解,弗里德曼的话也并不完全,经济学也有价值判断,即经济角度的价值判断。
展开
——摘自西南学术大讲堂总序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创立于1982年,是全国率先创立的5个经济法学科之一…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由此实现了西部地区法学类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2007年,再度被教育部审核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经济法学讲演录”系列丛书,主要汇集了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教师和国内外知名经济法学者来我校访问讲学的实况记录以及在由经济法专业硕士和博士创立的经济法论坛上发表的部分优秀成果。
本卷中不仅收录了我国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李昌麒教授、蔡守秋教授、盛杰民教授关于经济法和资源环境法前沿成果的论述,也有来自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重庆市发改委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对于现实问题的剖析与解读;既有国内著名学者关于中国经济法本土问题解决思路的探索,也有国外专家提供的借鉴经验。可以说,本书的诸多观点,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经济法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卷的出版只是一个开始,为此,我们真诚邀请更多的海内外学术友人做客西南,共同推进经济法学学术大业的发展。
——摘自《经济法学演讲录》(第一卷)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