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住宅问题与住宅保障
第一节 住宅与住宅问题
一、住宅的概念与特征
(一)住宅的概念
要给住宅下个定义,恐怕很难,原因在于:无论住宅的构造,还是功能,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住宅即住房,供人居住的房屋。《房地产大辞典》解释为:住宅是以家庭为单位,满足家庭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建筑物;住宅的物质客体就是生活用房。我们认为:从现代人的角度讲,住宅是人们居住的房子,是人类有意识建造的供经常性生活休息的固定空间,是人们得以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在构造上,住宅是一座四面墙壁,再加上地板、房顶,可通风避雨的房屋。建筑(住宅)最基本、最原始的单位是单个房间。
(二)住宅的特征
(1)住宅用途的特定性。住宅是用来居住的,是人们生活、休息和社会交往的场所。住宅的这一特征使其区别于一般的建筑物。而且,住宅用途的特定性也意味着住宅的不可替代,任何人都无法离开住宅而正常地生活。
(2)住宅的发展具有区域上的差异性。就我国住宅的建筑材料而言,从新石器时代的穴居与半穴居开始,到后来木架建筑得到充分发展,以及明朝以来窑洞式穴居、地面上的拱券式住宅和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客家的高层夯土墙住宅的产生,都与各地区的建筑材料具有密切关系。例如,华北与东北等地由于气候干燥及雨量较少,才使用各种坡度平缓的麦秸泥屋顶,并在屋顶上用碱土或黄土内掺拌碱水和盐水的防水方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