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54461
  • 作      者:
    张建华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建华,1962年出生于哈尔滨市。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地教授,兼任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理事和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会员。曾是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访问学者、圣彼得堡大学访问学重、德国DAAD学者和埃尔兰根大学访问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和北京市社科理论“百人工程”项目。曾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教育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多项。近期专注于俄国思想文化史和苏联政治文化研究。著有《俄国史》(人民出版社)、《俄国现代化道路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苏联民族问题的历史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学术专著。在《历史研究》、《圣彼得堡大学学报》、《世界历史》、《俄图斯东欧中亚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和《俄图斯文艺》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叙述了上自18世纪、下到20世纪20年代俄国知识分子的个体初萌、群体形成、思想启蒙、观念交锋、政治分化和政治运动的历史。作者张建华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世界史研究中心主任。俄国知识分子是世界近代史中的一个典型特例。<br>    读者对象:历史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br>    亮点:该书为读者展示了二百余年来俄国知识分子思想的全景图示,着重介绍了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三种政治思潮和运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从“困顿”到“反思”:知识分子与俄图斯文化传统<br>    第一节 地缘文化、西方文化与国家发展之难局<br>    一、东西交汇的地缘文化与“钟摆现象”<br>    按照历史发展和地理区域的传统划分,一般以乌拉尔山为界,在地理上将俄国版图划分为欧洲(欧俄)和亚洲(亚俄)两大部分,“乌拉尔”一词源于突厥语,意为“带子”,它北起喀拉海岸,南抵哈萨克草原,南北共长2000余公里、宽40-60公里,山脉的东西麓的气候、地理、植被、矿产表现了较大的差异。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均起源于欧洲的东部,最终散布于广大的俄罗斯平原之上。<br>    俄罗斯平原是东欧平原的组成部分,它是东斯拉夫人和后来的俄罗斯人生存、繁衍和活动的主要区域。它的幅员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黑海和里海,西起东欧平原内陆,东达乌拉尔山脉。平原的北部边缘远远伸入北极圈,直到北纬70度附近,南部直抵北纬45度,东西分别与东经20度和55度-56度交界。俄罗斯平原纵横数千公里,总面积共400余万平方公里。俄罗斯平原受大西洋及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较大,造成俄罗斯平原气候湿润,冬暖夏凉,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平原的西部不超过零下4-5度。7月,俄罗斯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低于20度,仅东南部达到25度。由于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整个俄罗斯平原降水量充沛,河流纵横,北德维纳河向北流人白海,涅瓦河向西流人波罗的海,顿河向南流人黑海。在俄罗斯平原上还有伊尔明湖、楚德湖、奥涅加湖、拉多加湖等欧洲和俄国著名的湖泊。俄罗斯平原的植被条件非常优越,整个平原有一半以上的面积遍布森林,另一半面积主要是森林草原和草原。<br>    俄国在自然地理上横跨欧洲和亚洲,浸润于欧洲(西方)和亚洲(东方)两种文化的影响,造成了它在文化地理上和政治地理上的独特景观,形成了俄罗斯文化多元性和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结合部特征。<br>    俄罗斯文化传统是许多世纪形成的,俄罗斯人许多世纪来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精神特点对于该传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著名的俄国历史学家如卡拉姆津、谢尔盖·索洛维约夫、克柳切夫斯基,著名哲学家如霍米亚科夫、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伊林、列昂季耶夫、别尔嘉耶夫,著名社会学家索罗金等都谈到了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居住状况对早期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罗斯人-俄罗斯人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巨大影响,包括对其政治制度和政治取向的影响。   ……
展开
目录
  绪论:“路标”为界——探寻俄国知识分子思想轨迹<br>    一、俄国知识分子的二百年救赎<br>    二、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简要评述<br>    三、本书研究视角和主体思想<br>    四、致谢<br>    <br>    第一章 从“概念”到“群体”:俄国知识分子的形成与特点<br>    第一节 俄罗斯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分子”概念<br>    一、从“Иитеддигенция”“Intellegensia”<br>    二、知识分子概念的“俄国化”<br>    <br>    第二节 彼得一世改革与“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br>    一、彼得一世改革的文化意义<br>    二、俄罗斯“民族意识”和知识界“自我意识”的觉醒<br>    <br>    第三节 俄国贵族阶层及其政治觉醒<br>    一、贵族阶层的形成及其社会地位<br>    二、贵族阶层的觉醒和政治分化<br>    <br>    第四节 “叛逆贵族”与俄国知识分子的起源<br>    一、拉吉舍夫:“叛逆贵族”和俄国知识分子第一人<br>    二、十二月党人:“叛逆贵族”第一群体一<br>    三、“忏悔的贵族”与“多余的人”:俄国文学中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br>    <br>    第五节 俄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特点<br>    一、俄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br>    二、“普世”与“济世”:俄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br>    <br>    第二章 从“困顿”到“反思”:知识分子与俄罗斯文化传统<br>    第一节 地缘文化、西方文化与国家发展之难局<br>    一、东西交汇的地缘文化与“钟摆现象”<br>    二、西方文化的特殊影响和作用<br>    <br>    第二节 俄国与西方:斯拉夫派与西方派之争<br>    一、“东方”与“西方”:冯维津命题的提出<br>    二、“恰达耶夫事件”的震撼<br>    三、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诞生与冲突<br>    四、爱国主义的两面:恰达耶夫与普希金之争<br>    五、斯拉夫派与西方派之争的历史回声<br>    <br>    第三节 俄国与东方:俄国知识分子思想中复杂的东方意识<br>    一、俄国知识分子与“东方罪恶意识”<br>    二、列夫?托尔斯泰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认识<br>    第三章 从“激情”到“歧路”:俄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衰<br>    第四章 从“继承”到“守成”:作押保守主义思潮的嬗变<br>    第五章 从“乌托邦”到“超越”:俄国激进主义思潮的演变<br>    第六章 从“出走”到“回归”:俄国侨民知识分子思想的沉浮<br>    代结语:再寻“路标”——新旧俄罗斯的相遇下歧路<br>    人名译名对照<br>    专有名词译名对照<br>    参考文献目录<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