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48415
  • 作      者:
    高明士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从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古代从汉代初步成型,至隋唐而完备的天下秩序,以及在此秩序影响下形成的东亚文化圈。此文化圈存在了一千多年,不仅对东亚各国影响深远,而且对处理今天的国际关系也深具借鉴价值。
展开
目录
简体版序
自序
上篇  中国的天下秩序
第一章  天下秩序原理的探讨
一、 前言
二、 结合原理
三、 统治原理
四、 亲疏原理
五、 德化原理

第二章  天下秩序与君长人身统治
一、 前言
二、 天下秩序的三层同心圆结构
1.内臣地区
2.外臣地区
3.暂不臣地区
三、 天下秩序运行实例

第三章  羁縻府州制度
一、 问题所在
二、 羁縻府州制度的确立
1.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
2.羁縻地区之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3.羁縻府州制度“着于令式”

三、 隋唐天下秩序下的羁縻府州
1.外臣的内臣化
2.边境的扩大
3.失礼入刑(兵)
四、 结语

中篇  天下秩序与东亚世界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东亚关系
一、 前言
二、 燕、秦与箕氏朝鲜
1.箕氏朝鲜
2.燕国与箕氏朝鲜
3.秦朝与箕氏朝鲜

三、 汉代的中韩越倭关系
1.汉初与卫氏朝鲜、赵氏南越--兼论约、誓、册命的成立
2.汉领朝鲜时代
3.韩倭等四夷君长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亚关系
一、 前言
二、 曹魏时期的中韩倭关系
三、 分裂时期的一元化秩序与多元政权
四、 西晋时期的东夷关系
五、 晋、燕与东夷关系
1.朝鲜半岛三国鼎立
2.前燕的兴起
3.晋、燕、秦、丽、济间的关系--复数天下的出现

六、 晋、燕、南北朝与东夷诸国的封贡关系
1.朝贡之礼
2.册封之礼
3.册封的实例
4.册封与“外臣的内臣化”
5.册封的方式/12l
七、 结语--德、礼、政、刑的具体实施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中韩渤海关系
一、 前言:天下观念的具体化与天下秩序的一元化
A政:
B刑:
C礼:
D德:
二、 隋及唐初与朝鲜三国的关系
1.册封与朝贡
2.隋及唐初的征伐--失礼人刑

三、 唐朝与统一新罗的关系
1.安东都护府内撤的检讨
2.册封与朝贡
四、 隋唐与渤海的关系
五、 结语--一元化的德、 礼、 政、 刑秩序

第五章  倭给隋的“无礼”国书事件
一、 问题所在
二、 “无礼”的惩罚与“无礼”国书的反应
三、 开皇末到大业间内外环境的变化
1.派使宣谕朝贡
2.失礼入刑

四、 隋朝为何未出兵倭国?
1.文帝的处理
2.炀帝的处理
五、 结语

第六章  隋唐使臣赴倭及其礼仪问题
一、 前言
二、 裴世清的出使及其礼仪问题
1.隋使朝见天皇宜用“邻国”礼
2.隋使裴世清为“大国”之“宣谕”使,并非朝贡使
3.《日《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纪》记载当时观礼隆重
4.隋炀帝不许“无礼”行为

三、 关于“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国书问题
四、 高表仁的“争礼”问题
1.第一次遣唐使之时间
2.“无令岁贡”如何解释?
3.高表仁为“宣谕”使
4.高表仁与倭王争礼的问题
5.“由是复绝”如何解释?
五、 孙兴进“上唐朝书”问题
六、 礼仪诸问题的检讨
七、 结语

下篇  东亚文化圈与东亚教育圈的形成
第一章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一、 前言
二、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及其构成诸要素
1.汉字
2.儒教
3.律令
4.科技
5.佛教
三、 东亚诸国的特殊性

第二章  东亚文化圈与教育圈的关系
一、 前言
二、 东亚文化圈与东亚教育圈的形成
三、 东亚教育圈的特质
1.东亚的汉字与儒学教育
2.东亚的养士与成圣教育
第三章  东亚古代士人的共通教养
第四章  罗、丽时代“庙学”制的创立与展开
附述:韩国的“阙里祠”与孔圣后裔
附录
结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