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过年:中国农村的30个春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000145
  • 作      者:
    李锦著/摄影
  • 出 版 社 :
    黄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李锦,江苏省射阳人,新华社高级记者。山东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1978年来,从事农村调查30年,被誉为“庄户人家的好记者”。来自基层的调查曾得到3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或赞扬。邓小平对其有“你有发言权”的评价。依靠自己发现和推出的“万元户现象”、“九间棚精神”、“双星道路”、“兴福现象”、“大明资本经营理论”、与西藏“甲曰经验”等,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理论上涉足经济、科社、党建与民俗等领域,曾获得1998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新闻作品获得国家、新华社100多个奖项。出版的著作有《大转折的瞬间》、《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与《盐阜家谱》等11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当今中国,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因为在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人,能够始终在农村改革第一线,拍了三十个春节,下了这么大的工夫,这些照片在中国新闻摄影评比中获得很多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万元户的涌现、商品经济的萌芽、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产业化的出现、民工潮的涌动……作者对这些主流题材的报道有相当部分曾独领天下之先,常吼“天下第一声”。从深度上、从广度上构成一幅宏伟画卷,这是一部用优秀照片证明农村改革的“史记”。
    这部书对春节文化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文化品位。使人读史明智,知事明理,读图赏目,而且有开启思路之功效。
    因此,《过年:中国农村的30个春节》对于党政官员、学者、政策研究者、新闻出版工作者以及大、中学生来说,都值得一读。对每一个家庭,亦有收藏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搬块石头当凳使
    这个地方叫三岔乡,属沂蒙山区北边的山村,是莱芜、沂源交界的地方。海拔八百多米,越往上越陡,汽车开不上去了,我是步行爬上这个村庄的,只听说陈毅在这一带住过,这里是莱芜战役的指挥部。那是1947年2月的事,过去三十年了。
    共产党打下江山了,可是沂蒙山区农民群众的日子过得还很困难,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多少变化。沂水沂源一带的群众就对我说过,现在的日子不如陈老总在这里的时候。也有人直言埋怨道,制定政策的领导们多是在铁路线上跑,在当官的安排的现场参观,很少到这些最贫穷的地方看过。
    到了山顶上,找不到人,外面还有阳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坐着晒太阳。她穿的黑棉袄大概多年未洗了,里面也没毛衣什么的,见我们来了,站起来,然后直起腰,可她的腰直不起来了,弓着。问她半天话,她似懂非懂,只是摇头,村干部说她过年没吃的了。
    老太太命不好,只生闺女不生儿。闺女都出嫁了,老了没人养,只有一个最小的闺女还没出嫁,她见我们要到她家中去看,就抱着一块薄薄的石片朝家赶。我们说,不要抱石头了,她说:“不碍不碍。”家里没凳子,她把这石片抱到家当凳子使。
    问她陈老总有没有住过这个村庄,她光点头。手在头顶上不断地转着。村里人介绍,是炮弹呼呼过的意思。那边便是莱芜了,是打莱芜战役的地方。莱芜战役打响的时候,沂源组织了两个子弟兵团,全村青壮年都去支前了。
    到家里,她就坐在搬回的石板上面,也不怕凉。屋里四壁空空,只有一盘土炕,一口泥锅,啥家什也没有。怪不得她要搬回这块石板。她闺女穿戴得很整齐,坐在破烂的炕上,沉默着。老太太端着长长的瓢,里面只有一块猪油,煎饼是地瓜面做的,过年没有面粉,包不了水饺,村里人说,年是过不去了。
    第八口井又没水
    在农历腊月二十九,我来到沂源、沂水交界的一个山村,已是薄暮时分。看到村里人在20多米深的大坑前久久地站着。这是村里人挖的第八口井,有20多米深,可是又没有水。每口井都挖到一二十米深。
    我问:老祖宗怎么把你们带到这个地方来呀?村里人回答说:这不能怪老祖宗呀,过去俺村也是块风水宝地,两眼清泉四季长流不断,后来山变成了光秃秃的,泉也消失了。
    1978年又是一个大旱年,由于雨水少、饮水难,用水成为头号难题。挑水要到十几里外的山下村子里去挑。弯弯曲曲、崎岖不平的山路,留下了多少挑水人的辛酸。
    一个好端端的村子怎么就水源枯竭呢?原来,1958年大炼钢铁,人们把树伐了烧成木炭,用木炭“炼钢”,树伐光了,炼出了一堆堆的黑不溜秋的东西。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风席卷全国,于是山民被赶上山,伐树劈山造梯田,从秋天一直干到第二年的春天,青山从山底到山顶变成了层层梯田,可是夏天的几场暴雨将梯田一冲而光……绿色消失了,清泉枯了。
    现在的山民不得不到十几里外的地方挑水吃。这个村里流传着一个“一担水挑两年的故事”。原来,该村有户人家,除夕之夜包好饺子等水下锅,男人到15里外的山泉挨号挑水,过了半夜未归,女人和孩子等不及了就到村外迎接,在半路上见男人正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原来,这个挑水的男人不慎摔倒在山路上。“一一夜连双岁”,这挑了两年的一担水却让土地爷解了渴,这家人连过年的饺子也没吃上。
    到1978年,沂蒙山区有8000多个自然村严重缺水。
展开
目录
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篇 低谷(1978年前后)
向2000年进军
“忠”心感谢华主席
为什么春节不放假?
“金镶边”的大寨田
上河工能吃到白馍
等待救济粮
饿昏了的老“妇救会”
搬块石头当凳使
第八口井又没水
什么时候能喝饱水?
与羊挤在一间屋内
养儿不如养鸡
年关
衣不遮体的90岁老太太
当了二十年干部的光棍
过年只有地瓜干
恢复祭祖
延续香火的男人们
有哥瘫在地,妹妹不肯嫁
推碾
下棋
极简单的婚礼
沂蒙老棉袄
仍在“破四旧”
军帽的天下

第二篇 转折(1979-1984)
第一次看电视
开始评工记分
女劳力也能拿十分工了
山东第一个“包产到户”村庄
三中全会后第一个骡马市
最早是“包干到人”
家里有一头牛就好了
“富农”也当上队长了
“生死搏斗”
“队长,我们还想开会”
农村有了活气
最早普及的是挂钟
俺老婆子咋能捏着“大团结”哩
三十年不舞的龙灯
老祖宗留下的根
新队长“就职演说”
“包”字引起的风波
万元户出现了!
把粮囤盖在屋心里
“沙到家”
天大的喜事——农家买铁牛
一身新衣婆媳情
送子参军
商河鞭炮的欢呼
储蓄热
108个光棍汉的村庄
三代女人
布匹多得叫人眼花
往城里寄邮包
看戏吃油饼
电影在农村绝迹之前
小岗农民的回忆
除夕支部会
白集村吼出“市场经济”第一声
“王三万”家的经济与政治
自行车的新闻
“发大财呀”
农民用上计算器
“俺靠卖鸡蛋赚钱”
做大饼的粮食专业户
西关村117户通电话
鼓子秧歌的狂欢

第三篇 富裕(1985-1996)
送年礼
吉庆有余
过新年了
妇女们开始烫发了
闺女在村头显美
看看这白馍
新教室
最大的好处是自由了
歇着哩
父子相传
35年后的相见
妈妈,儿子回来了
回到母亲的炕边
牟平农民春节大游行
乡镇企业的创造者们
筹划过年
沂蒙母亲
接大学生到家中过年
朱新礼家的春节
一年干了310个义务工
选村长
走上了“官道”
打工者离乡
寿光菜上市
17个大棚引起的“白色革命”
“他是万元户”
供销社“变脸”
交流
赶年集是种文化
看福
葫芦集市
副省长炸藕合
“拴老婆的橛子”
忙年
祭灶
政府说话要算数
百万元户建“小区”
“兴福现象”研讨会
俺孙子的大号叫“排房”
送星人户
全村人
再回来过年
在森林里过年

第四篇 幸福(1997-2008)
民工潮来了
站着回家
天寒心暖
民工扫尘
等打工的人回来
寒冬里的温泉浴
经幡城
生吃牛肉
喇嘛的盛装
长明灯
酒与歌中的新年
磕长头
一身藏装30万
春耕大典
录音机伴东巴舞
摩梭女
路宽了
一个乡的市场
超市进村
孝子
让爹娘享受“现代化”
一个村庄的标语
信息人村巷
党员直选“一把手”
农协秘书长
新泰农民平安协会
安全地位的上升
帮农民过“科技年”
生物养猪热
车进了门
包水饺过团圆年
守岁
亲兄弟
广景说,“真的”
过年到泰山看雪景
新年新理想
自家照片上了年历
家庭知识竞赛抢答
走娘家的摩托车
“万元户”成了百万元户
奥运之年的农民冠军
乡村婚礼
村支书的“脸面”
不忘灾区
千盏花灯庆元宵
春节船船挂红旗
李锦春节采访年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