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海新移民潮
第一节 上海新移民潮的动因
上海原本是移民城市。近代上海移民曾把上海建成为国际大都市。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经济原因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上海移民骤减,只有一批南下干部和少量分配来沪的大中专毕业生。我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海浦东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移民再次在上海涌现,形成新移民潮。
“推一拉”理论是用来解释人们迁移决策过程的理论,此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迄今在国际学术界一直被广泛采用。该理论认为,人们的迁移行为是由迁出地的“推”因素和迁入地的“拉”因素共同影响所产生的结果,虽然这一学说的理论形态并不深刻,但用来解释人们迁移的动因还是比较贴切的。用这一理论分析上海近代移民潮和新移民潮形成的动因,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点。最明显的不同点是:近代上海的国内移民大多是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从农村逃难到上海求生存的难民,太平天国运动、日本侵略中国都是上海近代移民潮形成的原因。而上海新移民潮中的国内移民都是自愿的、经济性迁移的移民。
移民是各种因素促成的结果。用推—拉理论分析,上海新移民潮形成的主导动因有如下几点: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人增地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割断了劳动力的城乡流动,以致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近70%,农村劳动力约有4.5亿,根据目前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农业劳动时间推算,我国农业只需要1.5亿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先是“离土不离乡”,到乡镇企业打工,尔后“离土又离乡”,到县城、省城乃至外省市打工,形成了城市中庞大的农民工大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