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安全观分析:1982-2007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77102
  • 作      者:
    李小华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小华,甘肃平凉人,1976年出生,曾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和总参某部参谋。2000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先后获英美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理论和中国外交研究,出版译著《结构冲突:第三世界挑战全球自由主义》和《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战后日本警察与自卫队》,以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安全观分析(1982-2007)》作者以中国官方文本为主要对象所作的分析,同时大量借鉴了国内外既有的成果,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特定义与理论框架。它的观察角度不同于许多国外分析家“隔山观景”的作品,而研讨深度和广度则超越了国内同行的大部分努力。冷战结束以来,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安全研究中关于安全对象、安全提供者、安全威胁来源和如何保障安全等方方面面都引起了新的争论。安全研究、和平研究、战略研究将走向何方,尚没有形成学理意义上站得住脚的共识。在中国国际关系学术界,由于中国国际地位、安全环境与学术空气等的变化,安全研究已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大量的相关文章见诸学术刊物与报刊媒体。然而,在对中国的安全研究中,对安全研究基本概念的界定、安全理论的演进、安全理论流派的梳理等,同中国安全研究的理论要求与现实需要之间,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国家安全研究:历史与理论<br>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坦利?霍夫曼(Stanley Hoffman)在谈到国际关系学的定位时说,它是一门“生于美国,成长于美国”,而且受到美国土壤和决策者们的培育而成的“美国的社会科学”。此言极是,作为国际关系学核心分支的安全研究,在很长时期,更是原汁原味的美国<br>    货,上述特点体现得更为明显。以至于比尔·麦克斯威尼(Bill Mc—Sweeney)把国家安全戏称为一项“正在寻求理论基础的政治决策”2。<br>    第一节 安全研究与国际关系学<br>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安全研究成了国际关系领域内最引人瞩目的一个分支。政府出于现实国际政治的需要,大大加强了对安全研究的资助力度,从而迎来了一个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 Walt)所谓的“黄金时代”。3从本质来讲,安全研究是地道的美国货(American enterprise),其发展的动力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级大国的政策需要。根据斯蒂芬·沃尔特的定义,“安全研究可被归纳为对威胁、使用和控制军事力量的研究,以探求可能使用武力的条件,武力的使用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方式,以及国家为备战、预防和参战<br>    而采取的特殊策略”4。<br>    从学科史的角度看,安全研究一向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分支,而且,国际关系学的起源,就与安全研究的中心问题——战争与和平——紧密相关。<br>    ……
展开
目录
丛书总序<br>新一代的安全研究(代序)<br>导论<br>第一章 国家安全研究:历史与理论<br>第二章 国家安全研究的文化视角<br>第三章 观念与国家安全的互动<br>第四章 安全观变化机制<br>第五章 1982年:中国安全观变化的新起点<br>第六章 中国的时代观<br>第七章 中国的国家利益观<br>第八章 中国新安全观<br>第九章 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安全观研究<br>第十章 战略文化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br>第十一章 威胁平衡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br>第十二章 意识形态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br>第十三章 国际结构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一个新解释视角<br>第十四章 中国负责任大国安全观的演进:一项基本党代会报告的分析<br>第十五章 新时期中国外交安全新理念<br>索引<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