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公务员福利现状和问题、
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我国公务员福利制度是公务员薪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的实施及福利支出涉及到全国几百万公务员的切身利益。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把握这一制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关于改进完善公务员福利制度、加强福利支出管理监控的政策建议,对于完善公务员薪酬制度,进一步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促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促进规范社会收入分配秩序,促进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政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福利制度及福利支出现状
公务员福利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以政府各种收入(主体是公共财政收入)为资金来源,由政府机关遵循公平原则分配给公务员,除其工资以外的用以满足其某些特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保证和改善其生活质量并体现其应有社会地位的各种报酬的总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第十二章关于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的规定,本书所研究的福利,即指除公务员工资以外的其他收入部分(包括福利保险)。它主要包括货币性福利,如当期支付的住房补助、生活困难补助、取暖补贴以及其他需清理的补贴等,延期支付的养老保险、健康保险、住房公积金、抚恤金等;实物性福利,如公务员的公车配给、福利住房与售房、劳保用品等;服务性福利,如公务员食堂、通勤班车、旅游、保健等。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才十余年,因而公务员福利制度实行的时间也不长。但此前我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福利制度是公务员福利制度的前身,通过由新中国建国初期具有“统包统配”特点的干部福利制度,发展到计划经济时期具有“多福利、广福利”特点的党政机关福利制度,再发展到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具有“由繁转简、由乱到治”特点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福利制度,相继经历了“初步统一”、“发展膨胀”到现在的“转轨调整”三个阶段,进而发展成目前的公务员福利制度。其基本状况如下:
第一,我国规范公务员福利的法律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这一框架分为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政策文件三个层次,主要规范我国公务员福待遇的内容、标准、支付条件以及支付程序等。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这四部法律,分别对不同公务员群体的福利待遇或福利支出管理以及福利资金筹集、使用进行了原则性的规范;行政法规主要有《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一些地方性行政规章等,对公务员福利的一些重要问题作出了规定;政策文件有《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等,以及财政部、人事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发布的有关政策文件,对公务员福利的具体问题作出了规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