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政府法治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692598
  • 作      者:
    杨海坤,章志远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杨海坤,1944年8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6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1980年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1985年调入苏州大学法学院仟教,现任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点负责人,兼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行政法学会会长等职,曾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代表性学术著作有:《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独著)、《行政诉讼法学》(独著)、《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法治政府》(独著)、《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从比较法角度研究》(与黄学贤合著)、《行政法服务论的逻辑结构》(与关保英合著)、《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与章志远合著)等,以及主编或与人合著《跨入21世纪的中国行政法学》、《跨人新世纪的中国宪法学》、《宪法学螭本论》、《宪法恭本理论》、《宪法基本权利新论》、《行政诉讼法专题研究述评》、《行政判例研究》、《行政法实用通典》、《行政诉讼丛本原理与制度完善》、《行政法学基本论》、《中同行政法原论》等综述、教材,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七十余篇论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先后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科研项目及其他厅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自1994年起,迄今已培养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两百余名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优秀研究生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政府作为国家的核心部分,同国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然而,每个历史时期的政府却具有明显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回顾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文明成果时,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法治国家以及法治政府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开始大步迈向现代文明国家。经过建国以来长达半个世纪的艰苦摸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终于被郑重地写入现行宪法之中。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自身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战略目标,显示了中国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特别是中共十七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更进一步明确要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作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内容。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在确立了正确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如何脚踏实地地实现这些目标。研究中国如何走向宪政、走向法治、走向法治政府的具体途径,特别是研究如何在实现宪政背景下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我国公法学界特别是行政法学界应该自觉地把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展开
精彩书摘
    1.以完善行政救济制度为龙头实现行政法治
    行政法治的实现主要依靠两种路径:一种路径是通过立法不断调整和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为行政权力的行使指明正确方向,主要解决行政权力应当如何行使的问题;另一种路径是通过司法不断控制和纠正行政权力不正当的运作,为行政权力不正当行使指明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主要解决行政权力不正当行使情况下外在司法权力的干预与纠偏问题。实践中这两种路径是并存不悖、缺一不可的,它们共同保证行政权力的正当行使。但是,这两种路径又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立法规范行政权力,是基于对行政权力的普遍约束与控制,其重点在于对行政权运行的事先规范和控制;而司法审查行政权力,是基于对行政权力的具体约束与纠正,是以行政权力不正当行使个案为基础的,其重点在于消除违法影响和纠正越权偏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通过司法权力控制行政权力正确行使,更具有实践意义上的法治精神,是对于行政权违法后果的最后救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法发展的一个奇迹是首先制定了一部《行政诉讼法》,尽管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它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但是它恰恰在我国行政法治建设过程中起了不可磨灭的“火车头”作用。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总结。因此.笔者坚持认为中国行政法治仍然应当首先重视并完善司法监督下的行政法治,因为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近年来,在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的进程中。立法规范行政权力取得长足的进展,国家先后制定了《行政处罚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规范政府行为特别是规范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行政诉讼制度发展步履维艰,甚至裹足不前,以行政诉讼制度为核心的行政救济制度发展已经落后于立法规范行政行为的步伐。导致立法规范在实践中的执行效果也大打折扣。笔者认为:不应该知难而退,不应该轻言放弃;恰恰相反,正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考虑,我们应当继续以发展完善行政救济制度为龙头,在实施实质性司法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全面修改《行政诉讼法》,甚至有必要建立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扩大和强化司法控制行政不当的广度和强度,推进行政法治。
展开
目录
绪论 权由民所授权为民所享
一、宪政:民主与法治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二、从具有形式宪法到具备实质宪政
三、实现宪政和法治的基本条件和现实路径
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国宪政建设
五、在实现宪政的背景下建设法治政府
六、宪政背景下的行政法目标模式——综合的、均衡的行政法治模式
七、在宪政目标下实现我国行政法治的主要途径
八、以科学的宪政理论推动行政法治建设

第一章  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概说
第一节  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之缘起
一、我国宪政运动和宪政思想产生的“先天不足”
二、当代剧烈社会变革所提出的时代课题
三、行政法学科自身发展的现实呼唤
第二节  行政法理论基础学说概览.
一、国内相关学说之概览
二、域外相关学说之概览
第三节  政法理论基础研究之评价
一、已有研究之理论贡献
二、未来讨论之注意事项

第二章  政府法治论概说
第一节  政府法治论提出的背景
一、政府法治论创立者的学术背景
二、政府法治论创立者的学术历程
第二节  政府法治论的主要内容
一、政府法治论的立论基础
二、政府法治论的核心思想
三、政府法治论的实证基础
第三节  政府法治论倡导的行政法理论体系探讨
一、重构行政法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迈向以回应真实世界为己任新行政法
二、政府法治论在构造行政法理论体系中的逻辑铺垫
三、基于行政过程理念的政府法治论——方法论角度重构行政法理论体系
四、政府法治论倡导的行政法理论体系的基本设想
第四节  政府法治论与其他诸说的关系
一、政府法治论与公共利益本位论的关系
二、政府法治论与控权论的关系
三、政府法治论与管理论的关系
四、政府法治论与服务论的关系
五、政府法治论与平衡论的关系

第三章  政府依法律产生
第一节  政府依法律产生的内涵
一、政府依法律产生的含义
二、政府依法律产生的意蕴
第二节  政府依法律产生的理论演变
一、国外有关政府产生的理论演变
二、中国有关政府产生的理论演变
三、小结
第三节  政府依法律产生的现实路径——从选拔型社会到选举型社会的分析
一、选拔型社会——集权专制留存的“温床”
二、选举型社会——民主政治的“理想彼岸”
三、从选拔型社会到选举型社会——“政府依法律产生”信条下的应路径

第四章  政府由法律控制
第一节政府由法律控制的内涵
一、实体控权或程序控权:政府由法律控制的传统模式及其弊端
二、综合的控制:政府由法律控制的现代模式
三、政府由法律控制符合现代行政法治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  政府由法律控制的理论演变
一、政府由法律控制理论的萌芽
二、政府由法律控制理论的发展
三、实体规则控制模式的确立
四、实体规则控制模式的危机
五、程序规则控制模式的兴起
第三节  政府由法律控制的现实路径
一、控制的新方向:加强对新型行政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的控制
二、控权的新内容:通过法律赋予和扩大公民知情权

第五章  政府依法律善治
第一节  政府依法律善治的内涵
一、政府依法律善治的含义
二、政府依法律普治的基本内容
三、政府依法律善治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政府依法律善治的理论演变
一、秩序维护时期
二、政府管制时期
三、依法律治理时期
四、善治——新的政府治理理想目标
第三节  政府依法律善治的现实路径
一、继续进行行政机构改革,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二、政府依法让渡权力,转变政府经济职能
三、政府依法让渡权力,转变政府社会职能
四、政府依法律善治条件下公民社会自觉秩序的形成
五、发挥能动行政法治模式的积极治理功能
六、重视紧急状态下的政府治理

第六章  政府对法律负责
第一节  政府对法律负责的内涵
一、政府对法律负责的内涵
二、政府的法律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关系
三、政府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
第二节  政府对法律负责的理论演变
一、政府对法律无责任阶段(1949~1979)
二、政府承担有限法律责任阶段(1979~1997)
三、政府承担完全法律责任阶段(1997年至今)
第三节  政府对法律负责的现实路径
一、政府对法律负责的现实障碍:不正当利益政治的困局
二、走出不正当利益政治困局的关键:实现向责任政治的转变
三、政府对法律负责的重要制度安排:行政同贵制

第七章  政府与公民关系平等化
第一节  政府和公民关系平等化的功能性期待
一、“政府和公民关系平等化”承载着政府法治论逻辑归属的角色期待
二、“政府和公民关系平等化”承载政府法治论的目标定位
第二节  政府与公民关系平等化的内涵
一、政府与公民关系平等化的诠释
二、行政过程中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平等化
……
第八章 政论法治论的实证研究——以已生效的《行政许可法》为例
第九章 政论法治论的实证研究——以将制定的《行政程序法》为例
第十章 政论法治论的发展趋势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