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研究.1977-198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0039259
  • 作      者:
    沈士光著
  • 出 版 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沈士光,1964年生,上海人。文学学士、法学硕士,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公共行政伦理学。已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公共行政学》(副主编)、《机关公务文书写作》(主编)、《公共行政伦理学导论》(独著)。主持一项国家社科规划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50篇,参编著作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研究(1977-1982)》是作者参加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浦兴祖教授国家重点课题《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该书要展现的是1977年到1982年这五年间我国政治制度恢复和变革的历史。全书共分9个章节,主要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作了探索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党的领导制度的历史性变革、政府行政制度的改革探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构想、基层民主的悄然兴起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br>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至4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江西苏维埃政权和延安边区的体制,显示了政治制度的历史延伸性和承续性。不过,任何制度的有效运行都要付出巨大初始成本,政治制度也不例外。因此,要健全和完善我国政治制度,体现制度预设的初衷,发挥出越来越强大的制度优势,一方面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应该有充分的信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党的领导制度的历史性变革<br>    1976年10月,中国的政坛在毛泽东主席去世一个月后发生了巨变。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非常措施,逮捕了极“左”路线代表“江青集团”。以1978年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阐述了党的领导制度要进入全面改革阶段。中共中央开始着力改革权力过分集中、党政分开、以党代政等问题。1982年通过修改的宪法又对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进行重大的调整。<br>    俄罗斯学者费奥克蒂斯托夫认为,1976年10月以后“中共着手修订自己的理论观点,探索国家社会经济、精神和政治发展的新途径;正是在这个阶段,形成了确保国家逐步摆脱危机局面和基本上顺利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方针。”他解释说:“中共的新方针,即后来称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r>    第一节  集体领导制度的重新确立<br>    从“江青集团”倒台到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认为是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党的领导制度的历史性变革<br>第一节  集体领导制度的重新确立<br>一、党的领导制度的集体反思<br>二、集体领导进入制度改革议程<br>三、切入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br>四、八二宪法:党和国家政治职能的归位<br>五、特殊时期的顾问委员会制度设计<br>第二节  逐步规范党內民主和监督制度<br>一、党内民主实现历史性突破<br>二、为党内民主建章立规<br>三、中央纪委的重设和职能方针<br>第二章  最高权力机关的制度回归<br>第一节  最高权力机关的制度安排<br>一、新中国新制度新时期新发展<br>二、我国人大制度成长的里程碑<br>三、全力提升人大的立法权能<br>四、整体性构划权力机关职权<br>五、逐步加强权力机关各方面的制度规范<br>六、不断探索行使人大监督权的有效途径<br>第二节  《选举法》的颁布与首次县级直选<br>一、选举理念的重要突破<br>二、我国首次县级直选大实践<br>三、选举法、组织法的修改<br>四、不断总结选举经验,推动选举制度的发展<br>第三章  政府行政制度的改革探索<br>第一节  政府行政领导制度的转换<br>一、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确立<br>二、地方政府行政领导体制变革<br>第二节  机构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br>一、国务院机构的迅速扩大和1982年的机构改革<br>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br>三、突破计划经济的藩篱,实行放权让利等改革措施<br>第四章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现生机<br>第一节  民主党派政治和组织活动的恢复<br>一、民主党派恢复活动和政协会议的召开<br>二、落实政策,民主党派渐露生机<br>第二节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不断发展<br>一、多党合作制度新的政治基础<br>二、多党合作的十六字方针<br>三、重启政治协商活动<br>第五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构想<br>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迎来历史转机<br>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恢复<br>二、高度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br>三、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经济发展<br>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化的法制保证<br>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初步实践<br>一、“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br>二、“一国两制”的初步实践<br>第六章  干部人事制度大调整<br>第一节  政治精英整体性转换<br>一、恢复组织路线,启动干部新老交替<br>二、干部选拔制度的标准及落实<br>第二节  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试水<br>一、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离退休制度<br>二、干部制度改革的多方面探索<br>第七章  基层民主的悄然兴起<br>第一节  村民自治的起步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初建<br>一、村民自治的起步<br>二、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br>三、改进企业中党的领导方式<br>四、工会性质的重新定位和理顺与职代会关系<br>第二节  人民信访工作<br>一、信访高峰和信访工作的逐步规范化<br>二、总结经验,逐步使信访工作有章可循<br>第八章  20世纪的第三次法律革命<br>第一节  我国司法制度的全面恢复<br>一、司法工作步入正常化<br>二、党委审批案件制度与司法独立行使权<br>三、历史性审判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法制建设<br>第二节  司法行政制度在发展中不断规范<br>一、两度修改宪法和两院组织法<br>二、不断恢复和发展我国司法的相关制度<br>第九章  建设迈向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的军队<br>第一节  改革人民军队领导组织制度<br>一、军委领导体制的变化<br>二、军队组织体制的创新<br>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军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br>一、邓小平启动军队体制改革<br>二、我国军事制度恢复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br>三、改革军队干部人事制度<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