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10274
  • 作      者:
    何增科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作者综合运用了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多种方法,还运用了制度分析、民主治理、公民社会等新的研究方法和前沿理论,既对政治文明、民主政治发展和渐进政治改革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党的执政方式、决策机制、地方政府改革、基层民主、反腐败制度建设、社会稳定等重大现实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展开
作者简介
    何增科,政治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治,主要研究领域:腐败和反腐败,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主要著作包括:《政治之癌——发展中国家腐化问题研究》、《反腐新路——中国转型期腐败问题研究》、《公民这会与民主治理》、《社会管理和社会体制》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用中英文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不少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文摘类报刊转载。多次参与中央重大课题调研工作,主持过10余项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外基金项目研究工作。2003年荣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选进个人”称号。受聘担任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兼职研究员或兼职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作者从多学科、多角度对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分专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全书共分八部分,内容包括政治文明、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地方治理转型与我国的政治发展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政治文明、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br>    (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br>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br>    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多。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明确使用了这一概念,并将“集权制和政治文明”列为研究内容。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许多经典著作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国家与革命》中,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文明思想。他们的思想中内含着社会整体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组成及三者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重要思想。他们对政治文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的起源、职能和消亡规律上。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构成的整体来看待并探索了三者之间的关系。邓小平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的历史性课时,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思想,同进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系中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br>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党中央提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以后,我国理论界就不断有人提出,社会主义还应当建设政治文明,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br>    ……
展开
目录
路在脚下(代序)<br>一、  政治文明、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br>(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br>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br>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涵义<br>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br>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br>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向量<br>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途径<br>(二)  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br>1.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br>2.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目标模式<br>3.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br>4.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阶段划分<br>5.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br>6.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战略策略<br>(三)  渐进政治改革与政治转型<br>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混合民主政体<br>2.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优选之路:渐进政治改革<br>3.  政治转型中的创造性体制转换:双轨政治体制<br>4.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动力:危机推动加利益驱动<br>5.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阶段、进展和问题<br>6.  渐进政治改革的发展前景:改革与革命赛跑<br>二、  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党的制度化建设<br>(一)  党政关系法治化与党对国家政权的有效领导<br>1.  坚持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br>2.  明确党政职能与健全党政关系制度<br>3.  以宪政理念治国治党<br>(二)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内制度建设<br>1.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br>2.  重新构建党的领导体制<br>3.  重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强化党组织和党员的功能<br>(三)  改革党的领导方式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化<br>1.  坚持和完善党的群众史观和方法论<br>2.  改革党的领导方式是党群关系和谐化的保证<br>三、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促进民主化、科学化决策<br>(一)  完善重大决策规则和程序,促进各级决策机关规范化决策<br>1.  建立健全会议决策制度<br>2.  完善协商决策制度<br>3.  制定决策过程的各种规则<br>4.  制定并优化决策程序<br>(二)  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广泛收集决策信息<br>(三)  建立并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实现透明决策<br>1.  建立并完善社会公示制度<br>2.  建立并完善听证制度<br>3.  建立并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br>(四)  建立并完善相对独立的决策咨询系统<br>(五)  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br>1.  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br>2.  建立决策失误赔偿制<br>3.  建立决策失误辞职制<br>(六)  建立科学的决策评估制度<br>1.  建立第三方评估系统<br>2.  确立科学的评估标准<br>3.  制定严格的决策评估程序<br>四、  分权、民主与地方政府公共责任建设<br>(一)  授权与责任<br>(二)  正式规则下的地方政府责任<br>(三)  分权化和市场化下的地方政府责任机制<br>(四)  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责任<br>(五)  深化民主与地方政府责任机制建设<br>(六)  结论:实现民主授权与行政授权的互增强<br>五、  地方治理转型与我国的政治发展——基于温州和太原地方治理案例的分析<br>(一)  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地方治理转型<br>(二)  参与—合作型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在温州商会与地方政府之间<br>(三)  政府主导型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太原市小店区政府“五项制度”的实践<br>(四)  比较分析:地方治理转型与走向善治的我国政治发展<br>六、  转型社会中和谐社区建设研究——从社区治理创新的视角出发<br>(一)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单位的重构<br>(二)  城市社区建设的多样化实践<br>(三)  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就与问题<br>(四)  和谐社区的未来<br>七、  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br>(一)  “一把手腐败”与党政领导体制改革<br>(二)  “用人腐败”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br>(三)  “司法腐败”与司法体制改革<br>(四)  “公贿”与政府间关系管理体制改革<br>(五)  行政腐败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br>八、  社会稳定工作机制:风险预警、危机管理与社会安全阀<br>(一)  社会不稳定因素变化态势<br>(二)  社会稳定工作机制<br>1.  社会风险预警系统<br>2.  社会危机管理体系<br>3.  社会安全阀机制<br>附录<br>80年代末以来中国关于政治改革和民主化的探讨<br>再版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