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冲破统购统销的传统流通体制;第一次突破粮食凭证供应制度;第一次引进外资企业;第一次进行用工和工资制度改革;第一次实行工程招标;第一次拍卖土地使用权;第一次发行股票……
1979年,邓小平说: “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4年1月,邓小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设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深圳,在这无数的第一次中,仅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发展为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大城市,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一个空前的奇迹。
特区姓“资”,还是姓社?
特区会不会成为“租界”和“殖民地”?
一位领导兼经济学家在深圳说:“我看,到孙子那一辈,也还不清外国人的债。”
一位副部级领导说:“我们把帝国主义赶走多久?你们又把他们请了回来。”
更有一位外省的省级干部在广州痛哭流涕,说特区变了颜色。
近30年的风雨历程,深圳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的实验场,怎样走出了这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