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硬形象”
“软实力”(SoftPower)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
在不同时期,约瑟夫?奈对“软实力”做出了多种不同的界定。在1990年发表的“软权力”一文中,他指出:“同化权力(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他国家仿效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这一权力往往来自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国际机制的规则和制度等资源。”在2002年发表的“为何再不能单纯依赖军事力量”(Whymilitarypowerisnolongerenough)一文中,他认为软实力就是“让别人也想要你所想要”的能力。而在2006年发表的“软实力的再思考”(ThinkAgain:SoftPower)一文中,他将这一概念简单地定义为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另外,在2004年出版的《软实力——世界政治制胜之道》一书以及2006年发表的“软实力再思考”(Thinkagain:solpower)一文中,他明确指出软实力的三种主要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软实力”概念诞生以后,各方反应不一。各种意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概念本身持有疑问。例如,我国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刘建飞教授认为,奈的“软实力”概念不是很严密,其借助了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区分思维,而事实上软件和硬件必须结合起来,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第二类是对“软实力”的功用持怀疑态度,认为它并不像所描述的那样重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