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79335
  • 作      者:
    袁秉达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袁秉达,男,1950年11月7日出生,祖籍浙江绍兴。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与研究。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结项)。出版专著和教材十多部,发表论文200多篇,部分论文获奖或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次应邀赴上海电视台、东方广播电台、上海东方网做专题访谈节目。连续十多年被评为校“教学先进”,曾被评为上海市“干部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上海市劳动模范”。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系统地阐述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两次历史性飞跃和相应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党创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与邓小平理论创立
    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其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科学理论体系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
    一、新时期伟大转折和道路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党继承了走自己道路的革命传统,在总结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有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局面为之焕然一新。
    (一)解放思想进程与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邓小平理论的最初构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式开辟,就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开放中起步的。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拨乱反正和各项工作中,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1.邓小平艰难复出和真理标准讨论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使我国社会发展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当时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多次向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要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的问题。党内、军内的绝大多数同志和全国人民,都强烈要求让邓小平早日出来工作。1977年3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期间,叶剑英、陈云、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再次公开提议要邓小平出来工作,要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受到与会同志的热烈赞同。经过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反复做工作,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一致强烈要求下,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正式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领导职务的决议。1978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岗位以后,在指导和推动全党进行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
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走自己道路的优良传统
二、从首要问题切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问题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贡献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与邓小平理论创立
一、新时期伟大转折和道路探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与理论创新
三、邓小平理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体系化进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与科学发展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新起点和新课题
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和新布局
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新任务和新目标
五、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合与创新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二、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辨析

第六章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范式比较
二、理论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思维
四、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思想方法
五、探索和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