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兼论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协商民主理论构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4807
  • 作      者:
    韩冬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韩冬梅,女,1972年12月生,山西省五寨县人。1996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政法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在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理论局工作至今。现任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理论局理论研究处副处长。     
  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和政治学理论。发表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的协商式民主》、《西方政治学视野中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等论文,参与编写了《干部无神论教育读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学习读本》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指公民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协商参与决策。本书通过与共和主义、自由主义以及与选举民主比较的维度,揭示了西方协商民主的含义、类型、特征、实践基础、理论渊源、哲学基础、价值诉求和政治正当性。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揭示了其本质。最后,着重突出中国的特点,在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比较的视野中分析和构建了中国协商民主理论。 <br>    本书作者在吸收借鉴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学者的丰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哲学和哲学的视角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在比较的视野中构建了中国协商民主理论。除了引言和结语,本书分为七个部分对协商民主理论作了论述。内容包括:西方协商民主概念的含义、类型和特征;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实践基础、理论渊源和哲学基础;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价值诉求;西方协商民主机制、制度及与选举民主关系的理论;西方协商民主的政治正当性理论;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分析与评价;中国协商民主理论构想等。
展开
精彩书评
    该论文的选题属于学科前沿,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理论意义。在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分析和评价方面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交往的理论、人的本质的理论等,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缺陷、得失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剖析,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论文特别联系中国实际,对中国协商民主的历史、特征、制度和功能等作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协商民主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较高现实意义。<br>    ——李士坤<br>    <br>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哲学前提如社会观、交往观、认识论、自由平等观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了其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以及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形成的理论根源,这些分析是颇有见地的。最后,作者对构建协商民主理论的探索也是颇有新意的,有重要参考价值的。<br>    ——吴倬<br>    <br>    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放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中,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既论述其理论和实践的进步性,又揭示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二是从中国协商民主的具体实际出发,分析了中国的协商民主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并提出了中国协商民主进一步发展的理论构想和政策主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br>    ——罗文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西方协商民主概念的含义、类型和特征<br>       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概念的含义<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的概念模式和基本含义<br>    要理解西方协商民主概念的基本含义,就必须明确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要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针对当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西方协商民主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多元主义文化、社会复杂性和大规模的不平等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公民自治和主权的理想?在理论上要回答的问题是:具有差异性和不同利益的公民能否在某种意义上确认“共同的善”(common good)?因此,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发现构思公共决策的方法,它既要有充分的认知以使决策是真正协商的,又要对作为民主的个体公民的地位作出足够的回应。<br>    当代协商民主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不同回答。关于协商民主的含义有以下几种理解模式。<br>    一是从协商的前提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来阐述协商民主。这种模式认为协商的前提是主体的文化多元性和差异性,协商的目的在于主体问达成理解和尊重。比如查尔斯·泰勒提出了承认集体身份独特性基础上的协商民主对话模式。他以文化价值假设为基础,认为“所有长期以来推动了社会发展的文化对人类都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承认个人或团体彼此间的差异或独特的身份。而正是这种差异一直被忽视,被敷衍过去,被占主导的或多数人的认同所同化。协商民主就是通过促进不同文化团体和集体的交流、对话,在对话和交流中相互学习,从而扩大不同文化问的理解。他把这种模式称为“差异政治”,从而区别于建立在“尊严平等”基础上的自由标准模式。<br>    古特曼和汤普森同样强调对话和协商,明确呼吁公民在宪政框架下开展协商,有争议性的道德问题不应该被排除在公共讨论之外,应当成为集体协商的话题,要用协商的眼光来审视所有代表着深层次的道德不一致的政治问题,通过交流缓解冲突,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②。因为“协商会鼓励持有冲突观点的人们去理解别人的观点,减少道德不一致,寻求共同基础”。<br>      ……
展开
目录
    序<br>    引言<br>    一  协商民主理论提出的背景、研究现状和含义<br>    二  研究协商民主理论的重要意义<br>    三  研究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和方法<br>    四  本书的主要框架和基本内容<br>    第一章  西方协商民主概念的含义、类型和特征<br>    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概念的含义<br>    一  理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的概念模式和基本含义<br>    第二节  西方协商民主概念的类型<br>    一  古典协商民主、共和主义协商民主、代议制协商民主和现代协商民主<br>    二  微观协商民主和宏观协商民主<br>    三  预先承诺型协商民主和对话程序型协商民主<br>    第三节  西方协商民主概念的特征<br>    一  多元性<br>    二  包容性<br>    三  理性<br>    四  程序性<br>    五  公共性<br>    六  共识性<br>    第二章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实践基础、理论渊源和哲学基础<br>    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实践基础<br>    一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历史基础<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现实基础<br>    第二节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理论渊源<br>    一  自由主义民主理论<br>    二  共和主义民主理论<br>    第三节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哲学基础<br>    一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产生的哲学背景<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产生的直接的哲学基础<br>    第三章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价值诉求<br>    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人民主权观<br>    一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旨在实现民主与法治的统一<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旨在实现人民主权与个人权利的统一<br>    三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旨在实现民主与科学的统一<br>    第二节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平等、自由观<br>    一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关于平等的价值诉求<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关于自由的价值诉求<br>    第三节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正义观<br>    一  正义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价值标准<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关于正义的本质<br>    三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关于正义的哲学基础<br>    第四章  西方协商民主机制、制度及与选举民主关系的理论<br>    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对话的内在机制<br>    一  西方协商民主对话机制的类型<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对话机制的过程<br>    第二节  西方协商民主制度<br>    一  西方协商民主制度合理性的标准<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制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br>    三  西方协商民主的制度模式<br>    第三节  西方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br>    一  西方选举民主的意义和局限性<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在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价值<br>    三  西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分歧<br>    第五章  西方协商民主的政治正当性理论<br>    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政治正当性的辩护<br>    一  西方协商民主的政治正当性来源于协商民主的功能<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政治正当性来源于理想的协商程序<br>    三  西方协商民主的政治正当性来源于其体现的价值诉求<br>    第二节  对西方协商民主政治正当性的诘问与反驳<br>    一  来自现实主义的批判和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家的反驳<br>    二  来自社会选择理论家的批判和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家的反驳<br>    三  来自差异民主理论的批判和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家的反驳<br>    第六章  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分析与评价<br>    第一节  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哲学基础——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沦的反思与批判<br>    一  马克思主义对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存在论的反思和批判<br>    二  马克思主义对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认识论的反思和批判<br>    三  马克思主义对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观的反思和批判<br>    第二节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本质<br>    一  协商民主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br>    二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经济社会基础<br>    三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合理性和进步性<br>    四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合理性的限度<br>    第七章  中国协商民主理论构想<br>    第一节  中国协商民主的含义、类型、特征和价值诉求<br>    一  中国协商民主概念的特殊性<br>    二  中国协商民主概念的含义和类型<br>    三  中国协商民主的特征<br>    四  中国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br>    第二节  中国协商民主的政治正当性<br>    一  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协商政治实践和理论发展的产物<br>    二  中国协商民主产生发展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基础<br>    第三节  中国协商民主的制度和功能<br>    一  中国协商民主的制度<br>    二  中国协商民主的功能<br>    三  中国协商民主建设<br>    结语<br>    参考文献<br>    致谢<br>    英文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