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城市物质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却重视不够。归纳起来涉及8个方面的问题或应该避免出现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城市文化建设,避免城市文化危机加剧的紧迫性。<br> 一是避免城市记忆的消失。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记忆的有力凭证,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但是,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由于急功近利作祟、经济利益驱使等人为因素,实施过度的商业化运作,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一处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迁和破坏。由于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br> 二是避免城市面貌的趋同。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是由一个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个城市的文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个性就越强,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鲜明。但是,一些城市在建设和发展中,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趋同。由于城市规划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面貌雷同的城市街区越来越多,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特色危机。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几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