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企业家精神
诚如非营利组织领导者所知,由于经营该组织的工作日趋复杂,且非营利组织的世界正在改变,因此非营利组织的领导者必须成为一位企业家才能跟得上潮流。举例来说,多数非营利组织的领导者正面临着政府补助的削减、绩效评估标准的提高、企业希望获得战略性利益的慈善行为,以及营利部门之间新竞争方式的出现等变化,由于这些变化隐藏着机会和挑战,因此等于为新的社会企业家开启了一扇大门。然而,非营利组织也面临一个更严肃的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传统慈善救助所具有的效率性和适当性,使得不同党派的政治人物也开始求助非营利组织,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为了能有效地回应这一问题,非营利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富有企业家精神,他们需掌握企业化技巧并能实际操作。
企业家精神的概念早在几百年之前就已存在。在谈到“企业家”三个字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对某些人而言,企业家可能是一位女士打算在某个地区开设一间书店,也可能是一位先生计划用他的存款购买麦当劳公司的(McD0.nald’S)特许权(franchise)。当然,“企业家”也有可能使人联想到比尔·盖茨(Bill Gates)——他和保罗·艾伦(Paul Allen)在1975年成立了微软公司(Mi.crosoft),该公司2000年时创造的年营业额将近23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
虽然可以完全确定企业家精神在营利世界的意义,但在非营利世界的定义却不见得同样清楚。换句话说,它是一个无法以创造的收益来衡量成败,而是要以如何为社会使命服务为成败标准的领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