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社会生活神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2667
  • 作      者:
    (芬)罗明嘉(Miikka Ruokanen)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社会生活神学》适合于宗教文化研究人员参阅。
展开
作者简介
    罗明嘉(Miikka Ruokanen),博士,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系统神学教授(教义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顾问教授。本书是对奥古斯丁在其巨著《上帝之城》中的神学思想做的第一次现代系统分析。罗明嘉表明,晚年奥古斯丁的思想以“社会生活”概念为主要特征:上帝的创造和救赎行动,最高目的是要造就一个由虔诚地爱上帝的理性存在者组成的社会。另一方面,人类生活最不幸的悲剧就在于堕落到一种强权社会,建立在统治欲(libido dominandi)之上;因其骄傲,人类企图统治同类如上帝统治其被造物。在奥古斯丁看来,社会或政治权力不是上帝原本创造的一部分,而是因堕落入罪带来的创造界的失序。由于罪的存在具有压倒性的力量,没有哪一个政治社会可以建立在正义理想之上;毋宁说,政治生活的基础应该是非理想主义的社会契约,旨在达到集体性自私之爱的目的。奥古斯丁对政治权力现象的现实主义的和动态的分析,其中包含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并且明显有别于古典哲学的社会理论。根据《上帝之城》,不能将奥古斯丁视为等级制静态社会概念的支持者,尽管多少世纪以来他的思想一直被如此误读。
展开
内容介绍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社会生活神学》是对奥古斯丁在其巨著《上帝之城》中的神学思想做的第一次现代系统分析。罗明嘉表明,晚年奥古斯丁的思想以“社会生活”概念为主要特征:上帝的创造和救赎行动,最高目的是要造就一个由虔诚地爱上帝的理性存在者组成的社会。另一方面,人类生活最不幸的悲剧就在于堕落到一种强权社会,建立在统治欲之上;因其骄傲,人类企图统治同类,如上帝统治其被造物。奥古斯丁对政治权力现象的现实主义的和动态的分析,其中包含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并且明显有别于古典哲学的社会理论。根据《上帝之城》,不能将奥古斯丁视为等级制静态社会概念的支持者,尽管多少世纪以来他的思想一直被如此误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秩序的教义
    奥古斯丁的社会生活概念,建立在一套关于创世和堕落的神学上:上帝创造的世界原本有序而和谐,堕落后的被造界则满是混乱和矛盾。彼得·布朗说:“《上帝之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关于秩序(ordo)——也就是宇宙的神圣秩序——的正面教义。”
    2.1  自然法(lex naturae):自然之善
    奥古斯丁的秩序概念背后,是一种以和谐为主导的静态宇宙等级秩序的古典世界观:在上帝的善的创造中,万事万物各有其位,各司其职。根据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给出的定义,“秩序即平等的和不平等的事物按规则排列,各有其正当之位。”(XIX,13:11-12)奥古斯丁关于宇宙秩序与和谐的思想,在早期著作中即有清楚的表述。比如在他皈依基督教那一年(386年)写的《论秩序》(De ordine),即阐述了他的基本见解:造物主建立的秩序,是宇宙间一切存在和一切活动的基础和结构。在后来的《(诗篇)阐释》中,奥古斯丁将宇宙的等级秩序描绘为被造物“最整齐之美”(ordinatissima pulchritudo),这些被造物以其存在赞美它们的作者。秩序之美是上帝创造的世界的本质。
    根据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阐发的自然秩序(ordo naturae)教义,上帝创造的事物和存在者,本性较高的被置于本性较低的之上。因此宇宙间存在一个本体论的等级秩序,有生命的高于无生命的,有感觉的高于无感觉的,有智力的高于无智力的,不朽的高于有朽的,灵魂高于肉体;“这是依据自然秩序的量尺”(X1,16:9)。“在被造物的量尺上”,每件物品、每个生命都有自己恰当的位置(X1,16:21—22)。(参见X1,16:1—9和XIV,23:30—32)。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两大解释学派
1.2 研究目的
1.3 “城”的概念

第二章 秩序的教义
2.1 自然法:自然之善
2.2 正义法:上帝惩罚下的人类生存

第三章 爱的教义
3.1 理性幸福主义的局限
3.2 作为生活质量决定因素的爱的秩序
3.3 各种爱的概念
3.4 爱在灵魂构成中的主导地位
3.5 “正义”的概念

第四章 城的教义
4.1 社会生活的超验基础
4.2 历史中的上帝之城
4.3 历史中的“地上之城”
4.4 统治欲和社会权力的悖乱结构
4.5 自然本善的社会结构
4.6 社会生活之悲苦

第五章 人的政治社会
5.1 历史国家中“地上之城”的主宰
5.2 与西塞罗讨论政治社会的定义
5.3 作为集体性自爱之联合的政治社会
5.4 作为政治社会成员的基督徒
第六章 结语:上帝的隐秘天意
缩写
古典文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