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楞严学与人类生命健康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0816
  • 作      者:
    黎文松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宫》:“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其中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指上古时期国家设立的学校。随着历史的进展,“国学”的内涵逐渐发生演变。到了近现代,“国学”面这指称我国特有学术的一个术语,其外延是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涉及古代哲学、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科学等诸多领域。
    本文库正是从广义上使用“国学”概念的,至于“新知”既决味着新的领域、新的视野,也意味着新的探索、新的认识。由于国学的范围相当广泛,这套文库当然应该有所选择,关注那些具有新发现、新观点的成果,这就是为什么将“国学”与“新知”合成的用意所在。
    从文稿选择的立场看,既然是“国学”,则入选的文稿必定是传统文化方面的;既然是“新知”,文稿如果仅仅反映传统文化内容,还是未能符合要求的,必须是两个方面的特质兼备,才能进入这套文库之中。也许组织者对文稿的选择不一定准确,但不论情况如何,“新知”乃是编纂这套文库的初衷,表达着一种愿望、一种追求、一种目标。
展开
作者简介
    黎文松,生于1964年,国籍越南。高中毕业后,1990-1993年就读于越南林同中级佛学学校;1993-1997后于胡于明市越南佛教佛学院研修本科;1998-2000年在中国文本师范大学进修汉语、攻读训诂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1-2002年7月转入福建师范大学宗教研究所研究宗教学;2002年8月-2005年8月进入厦门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至今在越南佛教学院授课。
    曾在《中国宗教》、《宗教学研究》、《福建佛教》、《正法眼》及越南的《觉悟》、《无忧》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当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现代医学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人类了寿命,但患各类病症的人却越来越多,因心理压力而自杀的比率也在逐年上升。人类呼吁自身的生命健康,并想尽各种办法来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无论哪朝哪代,任何种族的人,都十分重视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生命与健康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中国传统的儒、佛、道文化中,人是最重要的,对于修学佛法而言,身心是互补的两部分。在佛教寻求究竟解脱方面,虽然不少人认为尤其应重视心的方面,但在基础修学的过程中,身也不应忽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楞严学与现代医学
    佛教是中国、日本、越南等许多遥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包涵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认识,融合了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医学、人体科学、文学、艺术等多门学科的内容。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它的思想文化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隋唐时期尤为明显,已波及到医论、医术、方药、咒禁、气功(禅定)、心理治疗、医德等方方面面。
    佛教是一种本质上追求出世的宗教。它认为,众生因不能了悟本心,造作种种罪孽而在生死轮回。佛教的根本宗旨在于把众生从现实的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佛教的全部理论是为了劝慰人们去恶从善、解脱生死轮回、得到涅槃究竟,在其“戒定慧”“根尘识”、“四谛”、“五蕴”、“八正道”等最基本教义中提出万法无常、缘起、无我的真谛,提示出人生的本质及其原因,为人们指出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境界的与修行方法。佛教这种出世的人生哲学不仅是为佛教徒,也是为普通民众而说。
    ……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楞严学与现代医学
第一节  楞严学中的五蕴观与现代医学的心身观
第二节  楞严学中的根--尘--识与现代医学模式
小结

第二章  楞严学中的“戒”与健康
第一节  楞严学中的不杀生与健康
第二节  楞严学中的不偷盗与健康
第三节  楞严学中的不邪淫与健康
第四节  楞严学中的不饮酒与康健
小结

第三章  楞严学中的“定”与身心健康
第一节  楞严学中的调身、调息、调心与健康
第二节  楞严学中的四禅与健康
第三节  楞严学中的四空定与健康
第四节  楞严学中的止观禅与健康
第五节  楞严学讲述五阴魔病及其对治
小结

第四章  楞严学中的“慧”与健康
第一节  烦恼与健康
第二节  所知障与健康
第三节  悟与健康
小结

第五章  楞严学中的“素食”与健康
第一节  素食在佛教中的发展
第二节  素食与人体生理结构的分析
第三节  楞严学中的素食观
第四节  楞严学中的“五辛”与健康
小结

第六章  楞严学中的“咒”与健康
第一节   楞严学中咒的涵义
第二节   楞严学中咒的哲学底蕴--六大缘起之说
第三节   楞严学中咒的作用
小结

第七章  楞严学与道教的延年益寿的精神
第一节  楞严学中的心性论与道教的延年益寿精神
第二节  楞严学中“十种仙”思想与道教的延年益寿精神
第三节  从憨山的经典诠释看楞严学与道教思想的融合
第四节  《楞严经》对张伯瑞的思想影响
小结

第八章  相对健康的人与究竟健康的佛
第一节  佛与健康
第二节  “相对健康”与“究竟健康”
第三节  修行的过程也是实现健康的过程
小结
余说
附录一:《大伄顶首楞经》意说
附录二:《楞严经》在越南佛教中的传承与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