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宗教与体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26496
  • 作      者:
    星云大师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7年焦山佛学院毕业;1949年赴台,担任《人生杂志》主编、“台湾佛教讲习会”教务主任;1953年任宜兰念佛会导师;1957年于台北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1962年建设寿山寺,创办寿山佛学院;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并融古汇今,手拟规章制度,印行“佛光山徒众手册”,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新进程。
    在出家一甲子以上的岁月里,陆续于世界各地创建二百余所道场,如西来、南天、南华等寺,分别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并创办十八所美术馆、二十六所图书馆、四所出版社、十二所书局、五十余所中华学校、十六所佛教丛林学院,暨智光商工、普门高中、均头中小学等。此外,先后在美国洛杉矶、中国台湾、澳洲悉尼等创办西来、佛光、南华及南天(筹办中)等四所大学。2006年西来大学正式成为美国大学西区联盟(WASC)会员,为美国首座由华人创办并获得该项荣誉之大学。
    1970年起,相继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会,设立云水医院、佛光诊所,协助高雄县政府开办老人公寓,并与福慧基金会于大陆捐建佛光中小学和佛光医院数十所,育幼养老,扶弱济贫。
    1976年《佛光学报》创刊,翌年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编纂《佛光大藏经》、《佛光大辞典》。1997年出版《中国佛教白话经典宝藏》、佛光大辞典光盘版,设立“佛光卫视”(现更名为“人间卫视”),并于台中协办广播电台。2000年创办台湾地区第一份佛教日报《人间福报》,2001年将发行二十余年的《普门》杂志转型为《普门学报》论文双月刊;同时成立“法藏文库”,收录海峡两岸有关佛学的硕、博士论文及世界各地汉文论文,辑成《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中国佛教文化论丛》各一百册等。
    大师著作等身,撰有《释迦牟尼佛传》、《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丛书》、《佛光教科书》、《往事百语》、《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间》、《当代人心思潮》、《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佛教语录》等,总计近两千万言,并被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
    大师教化宏广,计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众则达数百万之多;一生弘扬人间佛教,倡导“地球人”思想,对“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自然与生命,圆满与自在,公是与公非,发心与发展,自觉与行佛”等理念多所发扬。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余个国家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创会以来,先后在世界各大名都,如洛杉矶、多伦多、巴黎、悉尼等地召开世界会员大会,每次与会代表都在五千人以上;2003年通过联合国审查肯定,正式加入“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
    为促进世界和平,大师曾与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等各领袖交换意见,世界上亦德风远播,举其荦荦大者如:1995年获全印度佛教大会颁发佛宝奖;2000年在第二十一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上,泰国总理乃川先生颁赠“佛教最佳贡献奖”,表彰大师对世界佛教的成就。2006年获香港凤凰卫视颁赠“安定身心奖”,以及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颁“终身成就奖”,美国共和党亚裔总部代表布什总统颁赠“杰出成就奖”。
    1978年起,先后荣膺美国东方大学、智利圣多玛斯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韩国东国大学、泰国玛古德大学、中国台湾辅仁大学、澳洲葛雷菲斯大学等校之荣誉博士学位。
    1988年,被誉为北美第一大佛寺的西来寺落成之际,除了传授“万佛三坛大戒”,为西方国家第一次传授三坛大戒外,同时主办“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十六届大会”,开启海峡两岸佛教界代表同时参加会议之先例,为两岸佛教界首开平等交流之创举。
    1998年2月远至印度菩提伽耶传授国际三坛大戒及多次在家五戒、菩萨戒,恢复南传佛教国家失传千余年的
    比丘尼戒法。2004年11月至澳洲南天寺传授国际三坛大戒,为澳洲佛教史上首度传授三坛大戒。大师并积极推动台湾地区佛诞节的设立。
    1998年4月8日,大师率团从印度恭迎佛牙舍利莅台安奉;2001年10月前往美国纽约“9·11事件”地点,为罹难者祝祷;2002年元月与大陆有关方面达成佛指舍利来台协议,以“星云牵头,联合迎请,共同供奉,绝对安全”为原则,后组成“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至西安法门寺迎请舍利莅台供奉三十七日;2003年7月,大师应邀至厦门南普陀寺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同年11月,应邀参加“鉴真大师东渡成功一二五。年纪念大会”;随后率领佛光山梵呗赞颂团,首度应邀至北京、上海演出;2004年2月,两岸佛教界共同组成“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团”,至台、港地区,以及澳、美、加等地巡回展演;2006年3月,应邀到享有“千年学府”之誉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讲说“中国文化与五乘佛法”,是为历史上第一位到此讲学的出家人。同年4月应邀出席于杭州举办之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说“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写下宗教和平交流新页。
    2004年应聘担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宗教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等领袖,共同出席“和平音乐祈福大会”,促进宗教交流;11月,与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审查人马悦然教授及汉学家罗多弼教授就“佛教与文学”、“佛教与世界和平”进行交流座谈。
    大师自1989年访问大陆后,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主张一个中国。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期能促进中国统一,带动世界和平。
    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可说厥功至伟!
展开
内容介绍
    《宗教与体验》作者星云大师1967年创建佛光山,弘扬“人间佛教”,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宗旨。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并创办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学校、育幼院、医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会等各种机构,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的发展。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众达百万人之多。
    作为人间佛教系列之一,《宗教与体验》在一般的阐述义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佛教的另一面——修持实战。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教也注重“解行并重”,即研究佛法不能囿于义理,还应在生活中去体悟、印证。
    全书即以此为出发点,细述从古之大德、佛陀菩萨到法师自己亲身修行所得的各种双喜体验。而诸如“结缘”、“行善”等修持诸法对于我们世俗生活亦大有裨益。读者在翻览此书后,或亦能尝得醍醐滋味。
展开
精彩书摘
    [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佛陀最初创教时,为了适应众生的根器,说了种种的法门,但当时并未有宗派的分别,后来,由于历代大德依个人研究的不同,而对佛陀一代的教化,作了各种不同、偏重性的探讨,加上个人的修持体验,对经典产生种种的诠释,认为自己所阐扬的,最能代表佛陀的教义,衍变所及,乃渐渐形成各种宗派。
    在佛教的宗派里,大乘的佛教,在中国产生了八个宗派。这八个宗派中,比较重视义理的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及三论宗,比较重视修行的宗派有禅宗、净土宗、律宗以及密宗。以下说明各宗的特性、内容及修行方法。
    一、各宗派的特性
    佛法传人中国后所形成的八个宗派,各有各的特色,它们的特点,可用四句话来形容:
    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一)密富
    “密富”,是说明在八个宗派里,如果要学密宗,必须经济富有。因为密宗的坛场布置精致庄严,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如果是铜质的铸造,则样式众多且须样样齐全,修持、作法需要很长的时间,对于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所以,要如法学密,经济上必须富裕,时间上有相当空闲的人,才好修学。
    (二)禅贫
    何谓“禅贫”?想学禅宗,没有钱不要紧,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棚之处,只要双腿一盘便可参禅。古代的禅宗祖师大德,有的常年居住山林,吃的是野菜杂果,穿的是粗布麻衣,虽然生活清贫淡泊,但禅定之乐却是无穷的。
    (三)方便:争
    “方便净”,意思是修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不分行业、身份,随时随地都可修持,是最方便的修行法门。
    (四)唯识耐烦
    “唯识耐烦”,意指学法相唯识的人必须耐烦,因为法相唯识里面的名相烦琐,义理层次复杂;如果不耐烦,则无法将其头绪弄清楚,如堕五里雾中,所以学唯识必须像学数学一样,要耐得住烦,才能学得通,故名‘‘唯识耐烦”。
    (五)嘉祥空
    “嘉祥空”的嘉祥,是三论宗的嘉祥吉藏大师,由于他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故三论宗又名嘉祥宗。嘉祥宗所依据的经论为《百论》、《十二门论》以及《中论》三论,而这三论的内容是阐明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称它“嘉祥空”。
    (六)传统华严
    “传统华严”,中国号称是大乘佛教的国家,而中国佛教的大乘思想,就是以华严为中心。近代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虽主张八宗兼弘,却是以华严思想作为他信仰的根据。《华严经》起源于印度,传人中国后,经过祖师大德智慧的融和,将华严的法界缘起思想,提出种种的观法,寓哲理于实践之中。由于历代大德对华严思想所做的创新与发明,使得华严哲学在中国佛教史上开出了奇葩,成为中国佛教的传统信仰,因此说“传统华严”。
    (七)修身律
    “修身律”,佛教的律宗,最讲究修身做人。因为人格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进一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慧,而证悟最高的真理,所以称为“修身律”。
    (八)义理组织天台宗
    “义理组织天台宗”,各宗派中,对佛学义理能建立严密组织,有系统地加以阐发者,当推天台法华为第一。天台智者大师,将佛陀一代圣教,分为五时,并按其所摄受的对象,分为顿、渐、秘密、不定化仪四教,以及藏、通、别、圆化法四教;以科学方式,将三藏十:部经典,分门别类地归纳于不同根性的众生,并将修行的方式与证果的等次,——加以分析比较。所以在义理组织方面,天台宗是最严密、最有系统的。
    以上概略地介绍八大宗派的各个特点,除此之外,此八宗有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同时兴盛于隋唐盛世,并且展现了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和隋唐的治世昌隆相得益彰,堪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
    二、佛教八宗在台湾的情形
    以下介绍大乘佛教的八宗,在今日台湾的弘扬情形。
    (一)密宗
    台湾有人修学藏密,有人修学东密。修学藏密者,是修学西藏的喇嘛教;修学东密者,则是修学日本高野山派的密宗。在日本占领台湾期间,日本佛教便已传人台湾。日本的密教则分为两大主流:一为天台宗之台密,一为高野山之东密。
    (二)禅宗
    禅宗在大陆非常普遍,当时的丛林大寺,都是禅宗的道场,但是后来许多道场丛林都成为了仓库、办公场所,或者博物馆。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台湾少有具规模的禅寺丛林,有的寺院虽然自称为某某禅寺,实际上修学内容和禅宗却不相干。目前台湾佛教的各宗派,其法统几乎都是从禅宗演变而来,由此可见禅宗对近代佛教的影响。
    (三):争土宗
    统领今日台湾佛教的是净土宗,不管是禅寺、律寺,普遍都以念佛法门来引导信徒修持。以念佛法门为中心的念佛会、莲社、居士林等,也相继成立,这种现象虽然很好,但我们希望佛教是多彩多姿的,各宗各派都能同时发挥其精辟的思想,重新呈现出隋唐盛世八宗并弘的盛况。
    (四)唯识宗
    在台湾,研究唯识的人很少。太虚大师虽然主张八宗兼弘,但是他将佛学义理发挥得最为透彻、贡献最大的,当属法相唯识。僧侣有太虚大师,在家居士则有欧阳竟无、杨仁山等大德的推弘,他们对于法相唯识的研究,皆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还曾办过法相大学,培育出不少的人才,后来分别担任各大学的唯识学课程教授。
    (五)三论宗
    嘉祥三论宗的学者,目前最有名的是印顺论师。他对中观缘起的性空思想,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肯定缘起性空是佛陀最初开证的法门,也就是佛陀在《阿含经》里所开不的根本教义。因为性空唯名的义理高深,所以目前对三论研究有心得,并且能加以推扬的大德并不多。
    (六)华严宗
    台湾的寺院里,讽诵《华严经》的很多,但是如唐朝清凉大师一样,能把华严深奥的教理,有组织系统地加以诠释、推演,则待后起之人发心发扬。
    (七)律宗
    台湾每年举办传戒法会,基本上维持了佛教的法幢,但是对于戒律的内容,真正去了解研究的人,为数甚少。律宗不只是形式上的持戒,其修行方法、精神内涵,和净化生命的意义,皆必须进一步地阐扬。
    (八)天台宗
    已圆寂的斌宗法师,曾居住在新竹,也去过大陆,在观宗学社专攻义理组织严密的天台,颇有成就。其门人弟子慧岳法师,继承他的志愿,致力弘扬天台学。
    三、各宗各派的修持方法
    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
    对于如来的一代时教,可以上面这首偈颂来说明其先后。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之后,首先宣说的圣教,就是华严;所谓“华严最初三七日”,指最初的二十一天,佛陀开讲《华严经》。“阿含十二方等八”,指《阿含经》的教义,讲了十二年; 《方等经》讲了八年。什么叫《方等经》?不属于华严、法华、、般若、涅槃的大乘经典,如大家所熟悉的《阿弥陀经》、《药师经》、《维摩经》等都是《方等经》。
    “二十二年般若谈”,指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讲《般若经》。“法华涅槃共八载”,就是《法华经》与《涅槃经》,一共讲了八年。根据史传记载: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回。把这一首偈的时间加起来,刚好四十九年。其次,阐述各宗派的修持法门:
    (一)华严宗
    1.《华严经》的来源
    谈到华严宗的修持方法,首先须了解《华严经》。在浩瀚的经典中,《华严经》被称为经中之王。佛陀曾在七个地方,经过九次聚会,才把《华严经》讲完。据说佛陀宣讲华严时,没有人能了解其中的奥义,因此,传说这部经后来被藏在龙宫里,搁置了六百年之后,才被龙树菩萨发现。龙树菩萨以他的聪明把下卷背诵下来,但是前面的上卷、中卷,还没看到便为龙宫的人发现,而被赶出龙宫。他出了龙宫之后,凭着记忆写下经文,此即龙宫所传的《华严经》。
    《华严经》在中国有三种梵文译本。东晋的佛陀跋陀罗三藏翻译的《华严经》有六十卷,称《六十华严》或晋译本。唐朝的实叉难陀三藏翻译的《华严经》有八十卷,称为《八十华严》或唐译本。另外,唐朝的般若三藏翻译厂《华严经》的《人法界品》,有四十卷,称为《四十华严》。不论是《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内容、义理都差不多,而《四十华严》乃《华严经》中最重要的一品——《人法界品》的单行译本。
展开
目录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星云大师略传
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奇人的修证
伟大的佛陀
佛陀的样子
佛陀的宗教体验
阿罗汉的宗教体验
菩萨的宗教体验
我的宗教体验
谈迷说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