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藏
佛陀成道后,说法三百余会,留下无数的身教与言教。佛陀人灭后,弟子们为了避免遗教散佚,同时确立教法,以防日后产生异端,于是经过数次的结集④,辑成“三藏十二部经典”流传于世。
三藏十二部②是佛教经典的总汇,一般称之为“大藏经”或“一切经”。广义言之,佛陀所说一切教法,均称为“经”;狭义而说,则专指十二部经之“契经”,亦即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此为三藏圣典之一,一般又分成小乘经⑧、大乘经④两种。“经”所阐扬、诠释的教法,称为“经教”,记载经教的书籍,称为“经典”,有了经典的流传,始有正法住世。
经藏,梵语“修多罗藏”,正译为“契经藏”;即上能契合诸佛所说的真理,下能契合众生的根机。“经”,含有“贯穿”与“摄持”的意思,亦即能贯穿各种义理而不散失隐没,并能普遍摄化众生而无遗漏之意。众生依循佛陀教法行持,能够了脱生死,达到自在安乐的目的,所以“经”又有“路径”之义。
“经”还有出生⑤、显现⑥、绳墨⑦、常⑧、法⑨、结矍①、泉涌⑥诸义。佛经除了由佛陀亲口宣说之外,佛陀与弟子间的对话,以及弟子所说,经过佛陀印证无误者,或由天人、仙人、化人等所说,契于三法印者,皆称为“经”,此谓“五人说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