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德能力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68189
  • 作      者:
    蔡志良,蔡应妹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道德能力是一个被掩隐着的道德范畴。本书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道德能力概念的界定,对其特点与本质、结构与功能、产生与发展等方面的分析,对人的这一特殊能力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培养道德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培养原则、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道德能力的历史钩沉
    在伦理学史上,道德能力尽管没有成为一个显性的道德概念被重点关注和研究,但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道德能力进行了思考。道德能力作为人类不可须离的基本能力之一,反映并运用于各种道德现象中。中外伦理学理论讨论的重大问题,如人性善恶问题、智慧与道德问题、道德发展与道德修养问题、道德境界问题等等,都与人的道德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一种道德理论都要为人们认识、判断道德现象,选择、践履某种道德准则,追求道德理想提供支持,使人们有能力去认识和解决面临的道德问题,创造更加美好的道德生活。通过对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有关内容的考察,发掘关于道德能力的思想资源,对于现代人道德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一个被掩隐着的道德范畴——道德能力
第一节 人类在以“实践精神”把握世界中蕴含的道德能力
第二节 道德能力在个体道德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道德能力对个体道德主体地位确立的意义

第二章 道德能力的历史钩沉
第一节 中国伦理学史上关于道德能力的思想
一 人性善恶之辩——道德能力的理论出发点
二 良知良能、才和才质——道德能力的内容
三 修身——道德能力的养成途径

第二节 西方伦理学史上关于道德能力的思想
一 理性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能力的观点
二 经验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能力的观点
三 宗教伦理学关于道德能力的观点
四 人本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能力的观点

第三章 道德能力概念的厘定
第一节 能力和道德能力
一 能力的一般分析
二 道德能力的概念

第二节 道德能力的特点
一 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统一
二 普遍性与独特性的统一
三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四 要素独立性与整体连贯性的统
五 道德思维与道德实践的统一
六 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的统

第三节 道德能力的本质
一 社会性本质
二 个体性本质
三 关系性本质

第四章 道德能力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结构与道德能力结构
一 结构的一般分析
二 道德能力结构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道德能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 道德认识能力
二 道德判断能力
三 道德选择能力
四 道德践履能力
五 道德直觉能力
六 道德创造能力

第三节 道德能力的功能
一 动机优化功能
二 价值定向功能
三 实践动力功能
四 行为调控功能
五 自我超越功能

第五章 道德能力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道德能力的发生
一 道德能力的母体——道德的产生
二 道德社会化与道德能力的发生

第二节 道德能力的发展
一 前人的若干观点
二 道德能力的发展阶段

第六章 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与可能
第一节 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 社会全面转型与多元价值的并存
二 道德相对主义和“去道德化”盛行
三 网络社会中信息多样化与青少年道德困惑
四 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与青少年价值观念混乱

第二节 道德能力培养的可能性
一 个体道德发展与道德能力的增长
二 道德教育的复兴与意义的提升
三 德育理论与实践对道德能力的新认识

第七章 道德能力培养的实现
第一节 道德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 中西方道德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二 中西方道德教育思路和原则的优劣辨析
三 自主选择与适度灌输相结合的道德能力培养原则

第二节 道德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 认知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二 外在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三 师生关系从“教师专制”转向“师生对话”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论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
附录二 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探索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