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利斯》于1744年初版于都柏林。连这版在内,当年一共印行了6版,其中都柏林出2版,伦敦出4版。1747年,经过贝克莱的修订又出了一版。该书不仅在英国极为畅销,而且很快被译成了其他文种,如1745年,其中的一些部分被译成了荷兰文、法文和德文,1786年还被节译成西班牙文。全部被译成其他文字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如1914年被译成德文,1920年被译为法文。这主要是因为:贝克莱在世时,英国和大陆的一些国家之所以重视《西利斯》,是由于它介绍了一种新药,据称这种药物在许多地方、许多疾病中具有奇特的作用,甚至可称之为万灵药。因而它作为一本在医学上有价值的书籍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而随着贝克莱的逝世,随着焦油水风波的过去,特别是当事实证明焦油水并不能包医百病之后,《西利斯》便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随后的一个时期,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也不怎么关心它了。然而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西利斯》的命运发生了喜剧性的变化。如前所述,其功绩主要应归于A.C.弗雷泽。他第一次发现了该书的哲学价值,揭示了它在贝克莱哲学发展中和整个哲学史发展进程中的意义,并对贝克莱哲学提出了新的研究结论,如认为贝克莱从《人类知识原理》进到《西利斯》,其实是从洛克转向了相拉图,《西利斯》表达了一种不同于早期哲学的新哲学等。从此,《西利斯》再次在英国和大陆风行开来。一些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致使研究贝克莱思想的论著大量涌现,形成了贝克莱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罕见的高潮。与第一次不同的是,人们这次感兴趣的不再是《西利斯》中的焦油水,而是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哲学思想。
《西利斯》一书的写作与问世,既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联系,又与贝克莱坎坷的生活经历以及晚年特殊的生活环境有关,它既是贝克莱自己哲学的历史和逻辑发展的产物,又是近代哲学发展特别是经验论和唯理论长期论战的必然结果。
我们知道,英国经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尽管分享到了一部分政治权力,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到了新的发展,但是封建阶级的残余势力和意识形态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封建的生产关系仍在一定的范围内和程度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都与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协调,同时极大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对此,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和敏锐的思想家的贝……
展开